赵轶一愣过后,两排白牙锃地一闪,露出个笑来:“你想啊?缺保镖?”

还在那儿装傻。

许怀诗花了多大的勇气才捅破这层窗纸,这下气噎了,拿起桌上的卷子就往包里塞,一边说:“是,我缺保镖,你缺心眼!”

她骂完起身就走,一把推开奶茶店的门,被冷风激得打了个哆嗦,刚往外走了两步,忽然被身后什么人一把拽住了手。

宽厚的手掌包裹住她的手腕,她认得这个触感,其实并没有她嘴上说的那样粗糙。相反,在四面呼号的冷风里,它有一点温暖。

许怀诗顿住脚步,然后听见身后人语速缓慢地说:“我想。我想跟你上同一所大学。”

就像一根羽毛拂过她耳廓,很轻,却因为靠近耳膜,在她的听觉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响动。

不是“我喜欢你”,也不是“我要和你在一起”,而是“我想跟你上同一所大学”。

短短十个字,却是这个年纪能给予的,最珍贵的誓言。

许怀诗没有回头。这一刻,目之所见都成了特写镜头。

街上来来往往着的,行色匆匆的人们;对面报刊亭边正在等人的,穿红裙的女孩子;缓缓朝这边驶来,最后停靠在斜前方站台的19路公交车。

还有,从她眼前慢慢飘下,落上她鞋尖的一片白色。

她跟着低下头去,眼看它转瞬融化成雪水,文不对题地说:“下雪了。”

“嗯。”赵轶抬起头,望向头顶纷纷扬扬落下来的白,“下雪了。”

元旦假期过后,全年级的老师都听说,七班有个不学无术的男生转了性。

最开始,消息是从宿管嘴里走漏的。

有天晚上阿姨查寝,听见二楼男生宿舍的阳台传来说话声,怒气冲冲杀上去,却看见赵轶顶着个黑眼圈,打着手电在那儿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第二天,阿姨抹着感动的泪水找上七班班主任。

班主任正慨叹,一问姓名,脸却黑了下去:“您别被那小子骗了,他政治课本里夹着课外书呢。”然后就把赵轶叫到办公室教育了一通。

赵轶也懒得反驳,一边在脑子里默背历史,全程心不在焉地“嗯嗯啊啊”敷衍过去,出门时候碰上历史老师,突然问:“老师,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哪年发明的来着?”

历史老师一愣,说:“1885年。”

他右手握成拳,往左手掌心一敲:“对,是“你爸爸我”发明了汽车……”

满办公室的老师面面相觑,历史老师缓缓扭头,看着赵轶风风火火走远的背影,难以置信地扶了一下眼镜。

一次可能是巧合,但接二连三有关赵轶的“光荣事迹”传到办公室,连班主任都不得不信了。

直到临近期末考的一天,数学老师在课前五分钟到达教室,准备分析试卷,却听见趴着打瞌睡的赵轶吼出一句梦话:“你放屁!乌兰(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