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34)(第1/3页)
章节报错
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感到愤怒和无奈。怎么办?把每一个参与投票的人都抓起来,然后定罪量刑?这显然不可能。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城市之光”并没有亲手杀死任川,而是把选择权交给了公众。
其实,人人都是凶手。
案发第二天,专案组接到了来自市局警务投诉举报中心的一份投诉材料。材料中证实方木曾有持枪恐吓群众,并扰乱“e网情深”网吧营业秩序的违法行为。分局长扣下了投诉材料,没有公开处理方木,而是私下里询问方木当时的情况。
方木的脸上还带着烧伤和青淤,他并没有直接回答分局长的话,而是直直地看了对方几秒钟,突然开口问道:“你听说过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么?”
分局长一愣,随即摇了摇头。
“她是一名行为艺术家。1974年,她进行了一项名为《节奏0》的行为艺术。这是一次现场互动,观众可以任选包括枪、菜刀、皮鞭等72种危险道具,对她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情,阿布拉莫维奇承诺不做任何反击。直到有人用一支上了膛的手枪顶住她的头部……”方木平静地说道,“她的结论是:一旦你把决定权交给公众,离丧命就不远了。”
我们的敌人不是“城市之光”,而是这个城市里的所有人。
分局长目瞪口呆地看着方木,最后摇了摇头,把投诉材料扔进抽屉里。
“这件事我会处理。”他拍拍方木的肩膀,“你……你先安心工作吧。”
案情讨论会的气氛沉重得像追悼会。案子彻底搞砸了,专案组的相关负责人员肯定要受到一定处分。然而,分局长依旧不动声色。他先是主动对指挥失误做了检讨,把大部分责任揽到自己肩上。随后,他又对全体与会者说道:“上面怎么处理我,还没有拿出最后的意见,所以,暂时还是由我来主持工作。不管怎么说,这次咱们丢了脸,要把这个面子挣回来,还得靠大家一起努力。我把话放在这儿,如果破不了这个案子,不用领导处分我,我自己辞职――告老还乡。”
分局长的话让大家稍稍提起了精神,案情讨论会也转入正题。
大柳村爆炸案的相关物证资料正在逐步清理和提取中,各种勘验结论也源源不断地汇总到专案组。
根据现场目击者的描述,爆炸发生的时间可以确定。从现场遗留的爆炸所致的缺口和坑洞,可以确认爆炸点为西侧瓦房内中心。现场勘查人员发现炸坑里残留涩味,并有灰色烟痕。由此,初步推断爆炸物为固体硝铵炸药。根据方木、米楠和杨学武等人的证词以及对现场爆炸抛出物的分析,起爆器材为延期电雷管。
从大柳村和胡老太家附近发现的爆炸物,均由黄色胶带包装及捆扎。这种黄色胶带与前几起案件中提取到的胶带相同。结合警方掌握的现有证据材料,可以肯定几起案件为同一人所为。
法医组的工作既复杂又简单。复杂的是,任川的尸体已经被炸成碎片,对其进行收集、整理需要假以时日;简单的是,任川的死因明显为爆炸导致的高温和冲击波,即使未能出具完整的尸体检验报告,也可以确认这一结论。
从“城市之光”以往的作案手法和越发丰富的作案经验来看,专案组并不指望他会在现场遗留可供提取的、有价值的痕迹。更何况现场经过爆炸以及紧急搜救,原始形态已被破坏殆尽。米楠在经过短暂治疗后,重返案发现场,也无法提取到任何具有勘验价值的足迹。不过,在前几起案件中一直碌碌无为的手印组却有了一个不小的发现。
在现场进行视频直播的是一台笔记本电脑,在爆炸中已经被彻底破坏。不过,这台笔记本电脑外壳为金属所制,仍然在现场留下了大小不等的残片若干。在其中一块残片上,手印组提取到一枚右手掌印。
这个发现让专案组兴奋不已。分局长迫不及待地问道:“清晰么?马上录入指纹库进行比对。”
“比对倒是可以。不过,”手印组的老陶搔搔脑袋,脸上是一副迷惑不解的表情,“这掌印很奇怪。”
“奇怪?”分局长马上问道,“什么意思?”
“掌印很小,不像是成年人的。而且,”老陶拿起掌印的复印件,向大家展示,“这个人的右手只有两根手指。”
始终低头不语的方木突然抬起头来。
天气越发寒冷。持续的低温让这个地处东北的城市进入了气象意义上的冬季。街头巷尾,已经看不到那些衣衫轻薄、身材窈窕的年轻女人,大多数人都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走在路上,看上去个个动作迟缓,憨态可掬。一瞬间,这个城市显得拥挤了很多,而低温也让一切变得坚硬、脆弱,这给人一种错觉,似乎稍加碰触,周围的事物就会碎成粉末。
冬季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因此,上了岁数的人们对气温格外敏感。除了早早地换上冬装,适当的户外运动也是不可缺少的。过了交通早高峰期,街上的老人们多了起来,或独行,或结伴,纷纷聚向那些视野开阔,日照充分的地方。
横贯c市的俪通河是本市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