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一章 出书(1)(第2/2页)
章节报错
些高端学者,能读懂他们论文的人并不算多。
这对传播是不利的。
沈光林实验室的实习生也一个个都是天之骄子,就连他们也要训练一年以上,才有撰写论文的资格和能力。
写一篇好的论文,不是那么简单的。
沈光林写过那么多论文了,但是却没想出过书。
现在,他突然想到了,那就去做吧。
还好,沈光林不是一个人,他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团队。
有事,弟子服其劳嘛。
出书的事情说简单也简单,即使是把实验室各个专业各个阶段的论文翻译成中文,这已经不止是一本书了,这是很多本书了。
基于这种情况,编册出书也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沈光林遥控给实验室打了电话,然后他们真的重新成立了一个小组,叫做出书委员会。
实验室反正有钱,也谈不上工器私用。
出书委员会他们的工作就是按照专业,按照论文发表的时间,分门别类的把论文翻译过来,润色,整理,添油加醋,这就是一本完整的书了。
要不说效率呢,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实验室那边已经把论文的题目整理出来了。
为了及时领会老板的精神,他们还打印了目录专程从京城赶到香江来。
这年头没有互联网,有时候确实不够方便。
看到厚厚的目录,沈光林自己都吓了一跳,他都没想到,五年以来,他的实验室竟然发表了这么多论文呢。
甚至,光sci影响因子以上的论文题目都够凑一本书了。
而且,他们实验室涉及的领域也就更多了:物理,化学,生物,甚至包括医药,农学。
这样看来,出书好像也不简单呢。
不过,沈老板说了,科学是为了人服务的,咱一定要把这件事办成。
大家那么辛苦,把研究成果做出来了,阅读人群中最重要的还是普通学生。
然而,对于一般的大学生而言,真要他们能够读懂专业论文,至少要大三或者大四以后了。
那时候就有点太晚了呀。
因此,为了给同学们一个接触科学的机会,让他们触摸到科研的气氛。
出版中文版的论文集也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了。
出书是一件严谨的事,一定要细细把握。
五道口技校的历史教授就整了一个“常凯申”出来,险些砸了这个名校百年的招牌;
后来,魔都某济大学的一位教授也不甘人后,将毛昆仑也整出来了,坚决要跟老对手老朋友常凯申凑成一对,坚决不让五道口技校独美。
当然,京城大学的门修斯,这是家丑,不能外扬。
门修斯的格言是:'普天之下只有一个太阳,居于民众之上的也只有一个帝王',好吧,这是“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孟子也是泉下有知了。
华夏一直都有凑成四的传统,比如,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前三个缺货都有了,为了凑成四,金陵大学就把写了《孙子兵法》的孙子翻译做“桑卒子”了。
虽然,做科研是比较任性的事,但这也太任性了吧。
常凯申表示不服,他不止是凯申物流的ceo,他还是运输大队的大队长,坚决申请出战。
沈光林是一个跨领域的学者,他其实也不想跨领域的,实在是物理太枯燥和乏味了,而且,只能花钱,不好赚钱。
反而,生物和化学在赚钱上的潜力,都比物理大的多。
现在,才八几年呢,已经有人开始叫嚣了,21世纪就是生物的世纪。
结果,真的到了21世纪,读生物的大学生数量爆增,就业难度堪比国贸和工商管理。
早知道这样,这些理科生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学点机械制造,水电暖之类的传统专业呢,未必大富大贵,起码吃喝不愁啊。
当然,有些学生比较有才,读书的时候读了一堆证书出来,想找工作可以跨专业啊,这就另当别论了。
沈光林在香江思考关于出书的事情,但也暴露了他在香江的事实,很快,大家开始找上门来了。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