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进了皇家别院的院子,刚下马车,哈三就见到了有些意外的郑和。他还有些得意,因为他说了几次想让郑和帮他引荐,郑和都没有答应。现在,他不用郑和引荐也能见到太孙了。

不过面对郑和,他还是很识相地先行见礼。“见过滇国公。”

郑和看了看他,又看了看面无表情的冯小年,心里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因为朱瞻基传唤人的话,根本不会让冯小年出面。

他跟哈三回了一礼,才问冯小年道:“是殿下传唤?”

冯小年毕恭毕敬地回礼说道:“殿下有话想要问问哈三主教。”

“我跟你们一起进去。”

别院中,朱瞻基的面前摆了三九二十七道小菜,正在吃午膳。

宫中饮食自有定例,虽然明朝的宫廷御膳不像满清那样奢侈,但是基本每顿也都有最少十八个菜,来到旧港,才改成二十七个菜。

这么多才,朱瞻基一个人当然吃不完,一个菜吃一口,也要吃饱了。

但是为了避免让宫中人知道太孙的饮食爱好,每顿十八个菜,菜单都随时更换还是必须的。

因为如果让其他人知道了他的饮食爱好,就容易下毒的多了。

上这么多菜,主要是一种保护作用。

而这些菜也不会浪费,因为他吃过以后,还会把菜赏给嫔妃,或者是内侍们吃。

没有人会嫌弃这是剩菜,反而会把吃他剩菜当做一种荣幸。

听到李亮汇报冯小年已经把人带到,他放下了筷子。“把这些菜分下去吃了,不要浪费。”

李亮递过来了一杯温度刚好的清茶,朱瞻基涑了涑嘴,将茶水吐在了一个小太监捧着的痰盂里面。

痰盂里面有一些草木灰,将他吐出的水吸纳干净。这些草木灰是必需品,包括朱瞻基吐一口痰,都会用草木灰掩盖,也是为了防止有人知道他的身体状况。

朱瞻基来到了客厅,郑和三人连忙行礼拜见。

郑和是滇国公,只需要长揖行礼。而冯小年身为武官,是抱拳单膝跪拜。至于哈三属于是民,则需要大礼参拜。

朱瞻基摆了摆手,坐在了面向花园的龙椅上。“免礼,平身。哈三……”

“小民在。”他又拜了下去。

朱瞻基笑了笑说道:“你乃方外之人,不必多礼。赐坐”

李亮笑嘻嘻地请他在右手第二个位置坐下,自己坐在了第一个位置。而郑和当然是坐在了左手的第一个位置。

等他们坐定,朱瞻基才又说道:“据孤所知,你是洪武十一年就随穆罕默德阿訇从帖木儿国巴格达抵达大明,此后就一直生活在长安羊市大街清真寺。”

哈三抱拳道:“是,当时小民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年轻人,现在已经变成老朽。”

“洪武十一年,到如今已经三十八年。你在帖木儿国和大明都生活了不短时间,对两地有何见解呢?”

这个问题早就被哈三考虑过,他之前就已经多次设想过见到朱瞻基该说什么,而朱瞻基又会问他什么问题。

所以他不假思索就说道:“帖木儿国土地贫瘠,与大明西北各处差不远,跟大明的江南相比,远有不如。因土地贫瘠,不适宜耕种,所以大多部落以游牧为生,只有少数河岸地区,才能种植粮食。但帖木儿国位于东西交界,全民经商,故商业氛围浓郁。”

朱瞻基又问:“那你认为是我大明强盛,还是帖木儿国更加强盛?”

“两地各有千秋,大明以往略有不足,但自殿下励志改革,如今的大明在做工方面,已经超过了各国。”

从秦汉时代发展起来的贸易,在几千年的岁月中,其实一直控制在阿拉伯人的手里。一直在大航海时代以前,阿拉伯人的确有资格歧视大明人。

因为在古代贸易中占据主要角色的茶叶,瓷器,铁器,白糖,丝绸,香料等,几乎绝大部分都是远东出产的。

但是,控制了贸易渠道的却是阿拉伯人。

虽然远东属于生产商,却一直没有真正掌握定价权,大头利润都被阿拉伯人赚走了。

大航海时代虽然拉开了这个庞大帝国被入侵的大幕,但是自十六世纪一直到十九时期中期,这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大明才真正成为了贸易顺差国。

这几百年间,大明将全世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白银,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黄金,都全部收入囊中。

从明初根本没有多少白银和铜板,到了后来变成了黄金白银堆成山。

以至于全世界黄金和白银的出产都跟不上贸易规模的扩大,被全部送到远东还不够。

最后逼得西方各国穷疯了,不得不利用武力来进行鸦片贸易,最后发展到直接动手来抢夺。

如今大航海时代还没有开启,阿拉伯人还控制着东西方的贸易渠道。

所以虽然阿拉伯人现在并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甚至还被各族奴役,但是谈起经济这方面,他们仍然带着一种骄傲。

朱瞻基淡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