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

整个行军过程中,他一直吐的天昏地暗,吃什么吐什么,喝水都吐。

一直到了东瀛,他才逐渐适应了过来,恢复了一点精力。

原本他还对朱瞻基将郑和一个阉人排在他的前面有些不爽,他如今是安远侯,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比之海军都督刘江在职位上略逊,勋绩还要更高。

郑和这个海军总监有些不伦不类,但是朱瞻基却将他推荐为此次大军副帅,而自己却只获得一个陆战主帅的职衔,与第二舰队的主帅易信,第三舰队主帅朱真处于同一级别。

而不论是易信,还是朱真,这些人跟他都远远不能比,如此安排怎能让他心服。

他原本还准备上船之后,就跟这些人别一些苗头,可是却没有料到,一上船就倒下了,这都快半个月了,才逐渐适应下来。

而这个期间,他也看到了海军行军布阵,包括作战方式都与陆军大相径庭。能成为军中最受朱棣重视的大将,组建大明火炮和火器军,柳升当然不是一个只知道莽撞行事之辈。

他最近一段时间也在细心观察海军与陆军的不同之处,吸取这些精粹。

而郑和调兵遣将的能力也让他由衷地佩服起来,这几百艘船,绵延数十里,但是却被他安排的井井有条。

特别是那些在外执行封锁任务的船只,远在千里之外,却通过传令船将这些分散出去的战舰统一纳入了管理体系,这一点即使是他自己,也很难做的到。

也是因为有了晕船期间的缓冲,他的骄狂之心并没有表露出来,加上他资历最老,级别最高,其他将领都对他礼遇有加,所以他跟海军的这批将领也还相处的听和谐。

如今这批海军将领,除了刘江之外,不管是易信,还是朱真都不过四十左右。年纪最大的郑和,也不过四十五岁。

他已经看出来了,朱瞻基故意安排这样一批年轻力壮的将领,为的就是给海军奠定基础,最少在二十年以内,海军的管理体系将会稳若泰山。

越是看的明白,他也越发对朱瞻基感到敬畏,不知不觉之间,这位还不到二十岁的太孙,竟然已经在军中建立起来了仅此于皇上的势力。

从英国公张辅,到黔国公府沐家,再到郑亨,薛禄,包括他自己,如今都已经投靠了这位太孙。

还有海军他的这些直系下属,朱瞻基的势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位太孙的势力范围。

那位备受文臣喜欢的太子,在势力的培养上,也远远不如这位太孙殿下。

偏偏因为皇上的支持,加上他们这些将领并没有献上投名状,还没有任何人能对此指责什么。

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了跟海军将领别苗头的想法,出气事小,若是因此破坏了太孙在海军中建立起来的管理体系,那他恐怕也落不着好。

他也在计划,这次回师,一定要想办法把自己的大儿子柳溥安排到太孙的身边。如果能够将他安排进海军,那当然更好,所以,他更不能在这个时候欺负这些海军将领了。

两千神机营的将士出发之后,他就一直坐在沙盘前面,研究着东瀛人在那里布置下的防御。

这一战,是由他最信赖的副将封宝器领军,此人作战虽然称不上勇猛,但是谋略众多,眼界甚广。

此战,东瀛方面看守船只的武士只有数百人,即使加上民夫,也不过两千之数。所以神机营想要获胜很容易,关键还是在胜利之余,保护好这些船只。

只有有了这些船,大明舰队才能在东瀛内陆进攻中占据行动优势。

“大帅,殿下召见。”

身为一军主帅,柳升当然也有自己的旗舰,虽然他也愿意跟朱瞻基更亲近一些,但是即使跟朱瞻基一条船,也不一定能时常见到朱瞻基。

在自己的船上当老大,总比在朱瞻基的旗舰上求一蜗居之地要舒服的多,所以大部分时候,柳升还是住在自己的船上。

柳升抬头看了看副将严凡林问道:“可知为何事?”

“这个殿下倒不曾说,不过卑职观主旗舰上将帅皆轻松自在,应不是为了战事。”

柳升晒然笑道:“以火铳对大刀,要是还战况紧急,那领军将领就该被砍头了。”

既然是太孙召见,不管有没有要紧事,柳升也不敢马虎,随即让人备了小船,前往主旗舰。

相比岸上的紧张战事和遍地冒起的白烟,位于海湾两三里处的旗舰周围,却是一派祥和的气息。

朱瞻基也没有身穿军服,而只是穿了一件宽松柔软的常服,端坐在大阪的地图前面,听几位锦衣卫的暗探给他汇报着大阪各处的信息。

因为有了他们这些暗探的存在,大军的进攻更能有的放矢,效率更高。

一帮书记一个个握着太孙发明的铅笔,记下了他们的汇报。最后咨情司会将这些情报进行汇总,作为正式的情报登记在案。

见到柳升进入舱房,不等柳升行礼,朱瞻基就呵呵笑道:“安远侯不必多礼,且来我身边坐下。如今战事按照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