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鹤眼珠子转了转,道:“我和你一起去见周满,听说陛下和魏大人最后一面,身边除了太子外,就是周满和萧院正在了。”

作为前一任左相,皇帝肯定会问魏知推荐人的,他们君臣得宜,皇帝又念旧情,肯定会听一听魏知的意见。

杨和书无奈的看着他,“和你打一样主意的人只怕不少,她又不傻,还能告诉你?”

周家最近几天也是门庭若市,很多客人上门来求见。

有借口是来求医的,也有说是想了解一下新稻种,还有说来为周大人接风洗尘的。

周满在见过两个求医的人后便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了,于是开始让周家闭门,谁上门求见都不见。

要求医,有本事通过太医院请她,要么就去济世堂里等着。

万田上前敲门时,门内的门房都不开门,直接道:“我家主人身体不适,不见外客。”

万田道:“我们家老爷是周大人学兄杨和书。”

门房一听,打开门探头往外一看,看到站在外面的杨和书和唐鹤,立即将两扇门都打开,“是杨大人和唐大人啊,快里面请,小的这就去禀报。”

周满听闻,高兴的来接人。

杨和书已经好几年没见她了,这一下看见忍不住道:“小姑娘长大了呀。”

周满不好意思的抿嘴一笑,“学兄是什么时候回到京城的?”

“今日一早。”

周满给他们倒茶,“已经去吊唁过魏大人了?”

俩人一起点头。

唐鹤在她的书房里转了一圈,问道:“听闻你们周家种出了一株新稻种。”

“其实不是一株,而是两株,不过产量都差不多,所以大家直接当成一株看了。”

杨和书问:“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周满在书案上找了找,找出两沓纸给他看,“丁二三三号很高,所需的湿度更高,辛二一二号要矮很多,但它的稻穗也很长,更耐旱。还有就是味道,我觉得辛二一二号更好吃,但我爹娘更喜欢丁二三三号。”

“其他的区别,还得在研究,现在只在陇州、青州、剑南道和雍州种植有,不知道在其他地方的种植情况会怎样。”

唐鹤挑眉,“陇州?”

周满点头:“那是白善家呀。”

唐鹤冲她竖起大拇指,袍子一撩坐到了椅子上,“早听你们说过试验田的事,早两年都说培育结果不是很好,没想到悄无声息的,你们竟然培育出来了。”

杨和书已经低头看完了纸上的数据,收好后还给周满,“我要留在京城。”

唐鹤眨眨眼,“户部?”

杨和书点头,“只有在户部才能更好的推广新稻种,之前新麦种便用了很长时间才推广开来,甚至现在还有许多地方未曾试过新麦种。”

唐鹤皱眉,“户部……没有空缺吧?”

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们不能凭空变出一个坑来呀。

周满却思索起来,半晌后道:“也不是不可能……”

杨和书和唐鹤扭头看向她,周满冲俩人摊手,“我不能告诉你们,我是太医,闭紧嘴巴是基本素养。”

杨和书忍不住笑出声来,和她道:“多谢。”

唐鹤则是一脸无奈的看着她,“你这话和全都说了有什么差别?嗯,还是有差别的,比如,下一任左相是谁?”

周满不理他,她怎么知道是谁?不过老唐大人有很大的几率接任就是了。

她觉得,如果她是皇帝,她就会听从魏大人的建议选择老唐大人,可这样一来……

周满看向唐鹤,一脸的同情。

唐鹤对上她的目光,生生打了一个抖,身子往后一仰,“你,你干嘛这么看着我?”

周满道:“回去吧,你们今天刚进京,又是进宫,又是去吊唁的,肯定累了。”

杨和书也不与她客气,起身道:“那我们先告辞了。”

唐鹤直到走出周家都还一头雾水,“你说周满刚为什么那么看着我?”

“不知道。”

“猜一猜嘛,”唐鹤实在想不出来,“以你的聪明才智帮我想一想。”

杨和书就替他想了想,“或许是见你形容消瘦,所以可怜你?”

唐鹤一脸怀疑,“你不也瘦了,她怎么不这么看着你?”

唐鹤很快就知道为什么了。

魏知临走前留了话,不要魏家大办丧礼,无奈前来吊唁的人多,皇帝又让礼部前去帮忙,所以声势更大。

但魏家还是坚持只停灵七日,然后就出殡了。

魏知下葬后,皇帝便下令开大朝会。

周满一大早便穿好官服,领着第一次上朝的周立重跟在庄先生身后进宫。

到了太极殿,周满指着门边一个位置道:“你的位置,醒神些,多听少说话,我们不是重臣,只需上大朝会,就是来长见识的,很少会叫到我们。”

反正她上大朝会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