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八章:准备过苦日子(第1/2页)
章节报错
与张嘉不同,李存忠正当壮年,自然不甘心就此进入养老模式,想要砥砺前行,建功立业之心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因为他的底子,却让李泽对他极不放心,如今整个左武卫整个地被放置在银州,无缘中原统一大战,便是因为这个原因了。
李存忠自己也是明白的,所以他唯一能建功立业的地方,也就变成了向吐蕃进军这一条路了。不过吐蕃虽然内乱不休,但终究也是当世一等一的大国,李存忠想要凭一军之力便行此灭国之事,自然是远远不行的。
除非是整个大唐转过头来对付吐蕃,而这,显然不是这几年的事情。
不过只要开始了,左武卫必然便是当仁不让的先锋了。
“这几年里,左武卫退役士卒军官是如何安置的?”李泽问道。
说到退役士卒,便不得不提到如今的大唐军制了。李泽废除了府兵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十二卫常备军,而常备军采取的是募兵制。而募兵制下,士兵服役是有年限的。普通士兵服役多少年,基层军官服多少年,中级军官服役多少年,真正能成为职业军人的,反倒只剩下那些高级将领了。
如此制度,一来是让后来进入军队的有进步的空间,有晋升的渠道,借以促进士兵的奋力拼搏之意,二来,也是防止将领在长时间的统兵过程之中,拥有了一批坚实的支持者。三来,亦是让更多的人进入到军队之中进行磨练,那些退役的士兵,军官很自然地便会成为后备力量,如果真正的发生了大规模的交战,需要征召更多的兵力之时,这些人,基本上便能起到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的作用。相当于变相地拥有了更多的军队。
要知道,大唐军队的军饷是相当高的,有一人当兵,全家不愁的美誉,想要成为大唐士兵的人,着实不在少数,特别是那些新近被大唐收复的土地,因为百姓贫穷,想要通过当兵来改善家中境遇的人,着实不少。
“这个当然是妥善的安置。”戴琳笑道:“想要回乡的,军中自然有优厚的遣散费,想要在本地留下来的,都是给的最肥美的膏腴之地,这两年,这些人都已经在当地安家立业,落地生根了。”
李泽微微一笑,戴琳话中有话,如此的安置,自然就是将这些人给安置得极其分散了。
李存忠的确是一员悍将,军事之上的造诣是相当高的。
而李泽一直把此人放在高位之上,当然也不仅仅是因为如此,这里头,也还有安抚河东的意思。河东真正归入李泽治下之后,这几年的发展,其实还是不错的,但前头,李泽对于河东是下了猛药的,河东几大家,被杀被废黜被发配,基本上被整治的七零八落,而如今河东在新朝之中还任高职的,便只剩下了一个韩琦,一个李存忠。如果再去了李存忠,河东必然会有怨言。
要知道,现在河东人在朝廷为官的,可是廖廖无几。盖因早些年,河中精英子弟,几乎都集中在少数的那几家里,那几家垮了之后,剩下的还真不足以当得重任。而后继的那些人,虽然也有不少人进了武威书院,不过想要成才,却还需要时日。
如今的河东,在整个大唐体系之中,还真没有什么人能为他们发声。
听到戴琳如是说,便能知道戴琳对于这些事情是心知肚明的,一直都在不声不响地做着一些事情。
而这也从内卫那里反馈回来的情报是相吻合的,如今的李存忠,与韩琦之间的来往是愈来愈少了,似乎是在有意的疏远韩琦。当然,这也不排除是他们故意为之。不过时间越长,李存忠对左武卫的控制力会愈来愈弱,再过上几年,只怕原本的那批河东兵,除了一些高级将领之外,都快要被替换完了。
而高级将领,在大唐军队之中,也是经常会被调动的。
下一步,李泽准备试探地调任几个这样的将领。如果李存忠没有什么反应,那这个人倒是可以多给予一些信任度了。
“知道这一次为什么要同时召你们两个返回武邑述职吗?”李泽问道。
许子远道:“还请李相明示。”
“接下来的时间,你们恐怕要过几年苦日子了。”李泽摊了摊手,道:“知道为什么吗?”
“是因为朝廷已经准备要大举对中原用兵了吗?完成对伪梁的最后一击?”戴琳问道。
“正是!”李泽道:“原本我的计划是还要等上两到三年的,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啊。谁也没有想到,朱氏父子之间,居然唱了这一出。眼下,他们已经是极度虚弱了,趁他病,要他命,痛打落水狗,这样的机会,我们自然是不能放过的。”
戴琳与许子远都是笑了起来。
说句实话,当他们从通报之中看到朱氏父子反目兄弟反目的具体情况之时,瞠目结舌之余,也感觉到这正是天赐良机。
“如果还有个两三年,有着朝廷给予你们的大力支持,我相信你们便能真正地发展起来,不但能做到自给自足,还能反哺朝廷,但现在,朝廷就没有余力再给予你们更多的财政上的支持了。我们要尽全力击败伪梁。”
两名督抚都同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