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我想釜底抽薪(第1/2页)
章节报错
明朝政治的发展曲线和其它王朝并无二致,特别是在皇帝的掌控力上。
从朱元璋开始,皇帝的威权达到了顶峰。
而到了朱棣,也算是掌控力超强,但他却看重臣子们的意见。
——除了北征!
对草原异族的戒备几乎是病态的朱棣此时正听着朱瞻基的讲述。
片刻后,朱棣沉声道:“方醒所得有多少?”
朱瞻基回忆了一下道:“大约有三百余两。”
“皇爷爷,可有人来退银了?”
朱瞻基好奇的问道,却没看到朱棣那渐渐变黑的脸色。
“真是朕的好臣子啊!”
大太监的脑袋垂的更低了,仿佛自己的那双厚底鞋上的花纹活了过来似的,看的聚精会神。
朱棣正准备大开杀戒,而方家庄却迎来了一位方醒亲自出迎的客人。
来人身材高大,肤色微黑,可威仪堂堂。
方醒迎到庄外,躬身道:“郑公光临,小子不胜荣幸。”
来人正是郑和,他听到方醒的称呼后不禁愕然。
作为四品太监,很多人就称呼他为郑太监。
可方醒居然郑重的,就像是晚辈般的叫他郑公,而且一脸的尊敬。
“德华不必多礼。”
郑和毕竟是太监中的沙场悍将,世界航海史上的卓越人物,不过是微微一笑,就让方醒如沐春风。
进入方家,到了书房,方醒赶紧叫人去泡茶。
“要最好的茶!”
看到方醒有些兴奋的模样,郑和不禁笑了。
“我和大师见了一面,他说你很有趣,让我来看看。”
郑和没有说咱家,还是爽朗的自称为我。
方醒想了半饷,才想起大师是谁,不禁惭愧道:“自上次见过大师一面后,就有些忘却了那空山佛音,惭愧!”
郑和被姚广孝传以菩萨戒,算是半个弟子。
“罢了!我受菩萨戒,可在海外也是刀兵不减,何来的佛音!”
郑和大笑道。
海上的生涯让郑和的性格坚毅,且爽朗,让方醒不禁心生敬佩。
寒暄几句后,郑和道:“我听太孙殿下说你对海外经营有些独到之处,今日就说说吧。”
面对着阳光的郑和,方醒也不谦虚,直接拿出自己手工画的地图,指着东南亚那块说道:“郑公请看。”
郑和眯眼看着地图,赞道:“不错,看来你真是有些意思。”
郑和几次下西洋,早就绘制了相对精准的海图,所以看到后也不惊讶。
方醒指着瓜哇那块地方说道:“郑公,这块地方的香料可是不少啊!”
当然不少了,现在朱棣赏赐臣子都喜欢用下西洋船队带来的东西,特别是香料。
“是不少,船队每次去都会用我大明的制钱或是以物换物,得到的香料不少。”
方醒的眼中闪过殖民主义的邪恶光芒,指着那里道:“郑公,控制了这里,那些嫌弃饭菜难吃的家伙们就得掏钱买香料了!”
郑和一愣。
当年在跟着朱棣的时候,郑和与那些太监们不但能博览群书,而且还有老师教导,所以他算得上是饱学之士。
可方醒这个暗含着血腥味的建议却和他接受的教育发生了冲突。
“这……我堂堂上国,行此事难免……”
方醒挑眉道:“郑公,难道前宋不仁义吗?可后来如何?”
前宋和草原异族的历史真是可以写出一本大部头来,可上面却都是斑斑血泪。
而这些血泪都是大宋的,都是汉人的。
至于草原异族,他们是掠夺者,是破坏者,最后成了征服者。
用儒学武装起来的宋朝最终被用刀枪武装起来的草原异族给打败、征服了。
郑和摇头道:“想法不错,可陛下那边很难赞同。”
朱棣的尿性就是这样,他觉得大明是天朝上国,那么就该和邻居和睦相处,并用大明的实力感召邻居奉大明为尊。
方醒无奈的道:“可我大明也需要钱粮啊!”
郑和心有戚戚的说道:“在占城,我看到那些土人随意的栽种,然后一年可以三熟。”
“暹罗也盛产大米啊!”
方醒用指关节敲打着暹罗的位置,愤然道:“我大明开国不久,人丁稀少,所以田地足够敷用,可等一百年后呢?难道也够吗?”
凡是知道历史的人,都会记得汉人丁口增长的速度之快,那堪称是冠绝世界。
直到郑和走时,他的态度依然是很坚定的拒绝。
不过方醒并没有觉得郑和迂腐,只是觉得这人很忠心。
论大明最得朱棣信任的太监,那么除了郑和,再无第二人。
郑和的手中握着华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船队,纵横无敌。可从开始出海,到他在海上死去,这只船队的头领一直都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