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洛水殇殇,葬于北邙(第1/2页)
章节报错
草长莺飞,花枝繁茂。
荥阳外,百官齐至,恭送越王杨霖继续西行。
杨霖弃了马车,骑在马上,朝后挥了挥手。
此次巡视天下第一站,成功地昭示了此行的决心,可以说是杀一儆百。
荥阳一片血光,死了许多想要抗拒新政,不交役钱的大户。
伴随着这果决的执法,是官府收缴的巨额役钱,同样让天下为之侧目。
通政司内,蔡京连连叫好,他是新政的奠基人,很多的政策是出自他的手笔。
当初自己执政的时候,为了赵佶、为了获得士大夫的支持,他做了很多的妥协。
即便如此,依旧是困难重重,政令出了开封府就很难推行开来。
这次荥阳的事,给了老蔡京很大的触动,不管是故去的老相王安石,还是后继者章惇,他们的手段都是好的,但是为了变法,他们也需要妥协太多。
瞻前顾后的变法,根本无法动摇这个社会的顽疾,那些盘踞在国家上吸血的既得利益者,会把变法击的粉碎。
马上通政司的人,就将荥阳的事,经过渲染放大,以邸报的形式传遍天下。
各地的官府都硬气了起来,有些和士绅勾结的,也都害怕被检举揭发,而惶惶不可终日。
一十三省的巡抚,受命到各府、各郡县设立巡查司,中书门下白时中已经下令,到年中时候,还没有彻底清查土地,收缴役钱的州府,为首的知州知府必被裁撤。
各省巡抚治下,有超过三个州府没有完成的,就撤掉巡抚、总督。
此时军政分离的好处尽显,各省总督和参将为了自己的官位,天天到衙门催促巡抚查案。
手下的兵马四处调动,来回拉练,震慑治下士绅。
而朝廷本来因为裁撤官员,而大幅削减官位,从而引起的太学取士缓慢,此时也有了一定的缓和。
新增设的衙署,已经由明堂内的宰相白时中定夺,命名为:典教司。
典教司隶属户部门下,主管天下民族、宗教和风俗。
从各地选派官吏,开府建衙,每一处寺庙道观以及其他庙宇外,都设有专门的吏目,收取信徒供奉的香火钱。
这些钱,由官府统一管理,抽取一部分分发给各寺庙、道观。
当然,和尚们也可以上报申请,寺内哪里坏了,由典教司衙门负责修葺,不用自己花钱。
若是做些法事,收取的钱财,除了抽税之外,是不用上缴的。
如此一来想要不事生产,在庙里念经,还要衣食无忧,显然是不可能的。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洛阳以东的北邙,是无数豪杰将相的埋骨之地,似乎所有的英杰,都希望死后葬于此地。
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山下尘。
一眼望去,十分开阔,北邙山地势起伏平缓,高敞而空旷,中间高而四周低。
阳春三月,北邙山遍山野花竞相开放,如龙柏连翘、牡丹、杜鹃等。最显眼的,当然还是洛阳牡丹。
走了两天的脚程,在洛阳地面,杨霖已经看到很多次兵马擦肩而过的情形。
这一次在官道上,又遇到了大队的人马,杨霖终于忍不住,叫住了为首的一个将佐。
来到杨霖的马前,看着他身上的紫金官服,这个将领已经知道眼前的人的身份,不禁有些紧张。
“末将洛阳防御使郑桥,见过少宰。”
杨霖握着马缰,问道:“你们这来来回回,是在作甚?”
“回少宰,上面下令,兵马需三日过一县,驻扎一天。若有当地官府需要调遣,好及时配合。”
杨霖暗暗点头,看来这次杀一儆百的力度很大,效果已经出来了。
只要持续施压,让各地衙门如此重视,过上个三五年,就成了常态。
这样的变法才能长久,才会彻底根除害民的徭役法,让国家的根本制度为之一改。
杨霖问道:“你们是刚从洛阳出来么?”
“回少宰,我等奉命,从洛阳去往河阳,驻守三天。”
挥了挥手,杨霖示意他可以离开了,洛阳是河南府的中心,也是一个大城。
虽然如今落寞了,但是人家以前可是真的阔过,无数的豪门落户于此,所以洛阳也是改革的一块硬骨头。
宋江这厮给自己安排的路线,现在想来就是先难后易,若是按照自己原本的打算,去往河北、幽燕那些地方,都是新政改革推广的比较成功的地方。
这些地方长期远离中枢,被视为边陲之地,不受重视,没有什么根深蒂固的士绅势力。
而且那里长年累月驻扎着几十万的兵马,没有几个人敢像江南那样硬抗朝廷政令。
如今走洛阳到秦陇,秦陇是个更复杂的地带,这里的将门世家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自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