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三章 盐场大匠(第1/2页)
章节报错
就比如此时的大隋已经迈开走向灭亡的步伐,而导致这一结果发生的,不是突厥、契丹这些强大的北方游牧民族,更不是小小的高句丽,而是大隋皇帝和满朝文武。
“大人,卢有为走了,两大车,总共二十万两银子留了下来,还有郡城外一千亩良田的地契。”张天冈走了进来,低声禀报。
王君临目光一闪,笑道:“留下就留下吧!反正这些东西迟早是要留给我用的。”
他此时心中想的是,卢有为没有将那一成干股的协议书留下,这是不是代表着卢有为想将整个盐行都送给他呢?
当然,不管卢有为真正的想法是什么,在其没有进行任何实质性的举动之前,王君临该干啥还是要干啥,自会按照自己的计划走。
……
……
范阳郡盐场转运司,其实是范阳郡内非常特殊的一个衙门,这主要体现在其特殊性,虽然三位官员都是由京都派遣而来,但由于远在东方大洋岸边,而且本身内部的诱惑太多,不论是外来的何品级官员,到最后,都会被这个庞大而诱人的金窝给同化,负责盐场安保工作的武官还好些,但盐场内部的官员已对坐享丰盛的利益多年,没有人愿意盐场发生任何的变化,从而影响他们的既得利益。
哪怕新太守是凶名赫赫的王君临,但因为卢氏的存在,他们也并不怎么忌惮王君临的到来。他们心想只要卢氏没有倒下,而他们表面上的功夫做好了,想必太守大人也不敢动了所有人的蛋糕。
卢氏在盐场话语权如此强,除了卢氏在范阳郡土皇帝一般的权势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卢氏掌握着盐场的根本。
盐场的根本不是诸多官吏,也不是那些下苦力的盐工和盐奴,更不是负责安保的盐丁和郡兵,而是掌控着晒盐和煮盐工序和技术的主事和大匠。很不幸,这些大匠全部是卢氏的人,很多年以前盐场还不是官营时,盐场本来就是卢氏所有,后来收为官营,但工匠还是卢氏的人,而且在卢氏有意而为之下,这些工匠世代都是卢氏最忠心的仆从。卢氏对他们也给了极大的优容,银钱、土地、女人和身份地位都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正因为这些大匠对于盐场的生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他们背后又有着卢氏撑腰,所以这么些年来,各种因素综合之下,大匠们成为了盐场最特殊的一类人。
盐场最底层的盐工和盐奴只是挣口饿不死的口粮,盐场的官吏们虽然贪钱,但都是通过盐行拿钱,唯独是大匠们,在不低的俸禄之外,还享用着各种不正常的待遇和红利。可是他们还不满足,虽然他们表面上并不如何嚣张,但暗底下吃扣拿银,在盐场中欺压盐工和盐奴,欺男霸女的事情却没有少做。
资格老一些的主事大匠还讲究些脸面,那些卢氏培养出,近几年才送来的年轻大匠则是肆无忌惮的无耻着,按照徐小虎所说,有一个大匠,家中竟是蓄养了九房小妾,都是下面盐工和盐奴家的女儿,至于怎么来的,可以说每一个小妾背后都有一个充满血泪的故事。也有盐工曾经试图告状,可又能怎么样,在范阳郡这地方,谁能大得过卢氏,试图告状的人直接被接了状纸的官员直接绑送给了被告的大匠。
于是在盐场盐奴和盐工心中有了一个共识,得罪盐官最多挨几鞭子,可是得罪大匠那可能就是家破人亡的结局。
所以,即使是新太守王君临亲自来盐场视察,对那些对大匠们怀着刻骨仇恨的盐工和盐奴也没有想过去告状,而是一脸的漠然看着一切。
……
……
王君临说了要视察盐场,自然不可能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便打道回府。第二天一大早在钱正阔、董康等盐场官吏以及五名级别最高的主事大匠陪同下,开始视察盐场。
转了一圈,到了中午用饭的时候,董康等人提前安排好了极为丰盛的饭菜和美酒,甚至还有歌舞相伴,身边有美女相陪,但这些女子刚出现,就都被王君临下令退下。
用过饭之后,王君临来到客厅就座喝茶,众盐场官员在旁边陪着小心说话,这个厅内座椅不够,所以一些不入流的官员都站在了后侧,众人看着太守大人面上的温和笑容,再加上都知道昨晚上卢家二爷亲自过来和太守大人聊了近一个时辰,太守大人据说也收下了足足两大车银子和一千亩良田,听说还有地下盐行的一成干股。
所以,此时所有人都已经放下心来,而且今天太守大人视察也没有说什么,始终一脸和气,看样子也只是走个过程而已。
除盐场三名官员和钱正阔之外,场中另外只有五个人有座位,而且这五个人穿着常服,并不是官员,正是在盐场地位特殊的五个主事大匠,总体来说他们面上对王君临表现得还算恭谨。
只是王君临目光如炬,却能够从这五个人眼睛深处看出他们满不在乎和讥讽,想来这五个人满不在乎是因为自认为有卢氏撑腰,讥讽多半是听说了昨晚上王君临收下卢氏的银子和良田的事情,估计在他们看来王君临已经被卢氏搞定了。
随意聊了几句,王君临突然轻咳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