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南疆(第1/2页)
章节报错
提到辽东,不得不提及与辽东接壤的金帐。提到凉州,就不得不提及西域。提及越州,便不得不提到南海尽头的婆娑州。提及齐州,就要提及与齐州隔东海相望的金鳞州。提及蜀州,则不得不提到与蜀州接壤的南疆以及南疆蛮族。
若论威胁,南疆蛮族远不如草原金帐,中原王朝强大时归顺,中原王朝衰弱时反叛,相较于草原金帐动辄席卷半个天下的威胁,南疆蛮族最多也就攻至渝府一代,至多算是癣疥之疾,还谈不上心腹大患。毕竟南疆不是年年闹白灾的草原,还不到生死存亡的地步。
如今大魏朝廷尽显颓势,南疆蛮族已经不止一次反叛,早在天宝元年的时候,张肃卿的奏疏中就如此说道:“正月,金帐骑军犯辽东。二月,秦州百万军民缺粮。三月,凉州饥荒。四月,燕州又饥荒。五月,蜀州又饥荒。六月,渝州土司内乱。七月,秦州流民叛乱攻蜀州,南疆蛮族叛乱犯渝州边界。闰七月,齐州境内长河决堤,死伤无算,流民遍地。”
张肃卿只是在奏疏中将南疆叛乱与其他许多大事并列提起,若是单说此事,实情是南疆蛮族兵发南中七府,直逼渝州府,蜀州官军虽然勉强平定了南疆叛乱,但也元气大伤,待到西北大周攻打蜀州,蜀州官府已经没有可战之兵,几无还手之力,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大周攻克全境。
如果从江湖的角度来看,南疆此地也大有文章。当年巫教就兴盛于此,后来祖天师携剑带印大破巫教之后,巫教余孽就退入南疆群山之中。祖天师在蜀州境内创立正一道天师教,割据一方,与北方的太平道遥相呼应。再到后来,中原巫教终是湮灭不可闻,兴盛一时的天师教归顺朝廷正统,改名为正一宗。太平道覆灭,残支余孽演化为日后的清微宗和太平宗。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年祖天师也只是一扫蜀州,对于南疆是无可奈何的。其实不仅仅是当年的祖天师,就是号称天下正统的儒门,也只是艰难地在南疆留下了几个脚印,便匆匆离开。在绝大多数中原人看来,这里就是一个瘴气横生、不通教化的蛮荒之地,虽然武侯曾经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七擒蛮王,但武侯之后,历朝历代,此地还是被官员视作畏途,皇帝发作贬谪罪官,无非就是辽东苦寒之地,或是南疆、岭南瘴气横生之地。
如果说广袤无垠的草原是金帐汗国的天然屏障,那么数不清的大山便是南疆的天然屏障,一山连着一山,一山接着一山,连绵不绝,其中林木参天,路少人稀,又是瘴气横生,大军难以进驻,历来都是蛮族的天然屏障,每每中原王朝征伐蛮族,只要蛮族退入其中,中军大军便无可奈何,此举与金帐退入草原深处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年武侯之所以能平定南疆,除了将士精锐善战之外,武侯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南疆之中有无数座星罗棋布的寨子,那些与外界有所牵连的苗蛮族称之为熟蛮,从不现世的则称之为生蛮,武侯除了拉拢部分熟蛮充当向导之外,还专门准备了对付瘴气的药物,在军营中支起大锅按方熬药,然后将药汁分发给军中将士饮用,每日早晚各一次,日日不停,如此便可视瘴气于无物。
不过就算如此,武侯也要先后七次击败蛮王,才彻底收服蛮族。因为瘴气仅仅只是蛮族的天然屏障之一,更为制约大军行动的是复杂地势,在此等崎岖山地,不但骑兵无法行动,就连重甲步兵同样难有作为,反倒是南疆蛮族有一种身着藤甲的藤甲兵,攀山越岭如履平地,敏捷如猿猴,在群山之中如鱼得水。而且南疆蛮族在退入群山之中后就彻底化整为零,以寨子为单位,星罗棋布地分散各处,让大军无法与之形成决战之势,正因这个原因,就算中原大军攻入南疆灭寨无数,仍是无法真正伤及其根本元气,最终在粮草后援难以为继的情形下不得不退出南疆。
在南疆腹地,有一行人正在一片茂密树林中休息。脚下有一条勉强供一人前行的崎岖小径,通往一座藏在群山深处的寨子。这伙人身着中原服饰,显然不是蛮族之人,虽然经过了长途跋涉,但是精气神还好,显现出极为不俗的修为。为首之人是个高大男子,相貌与死在秦素刀下的唐秦极为相似,只是神态更为坚毅,气态沉稳中透出威严,此时他披挂了一身青色甲胄,腰间佩刀,不像是江湖中人,倒像是朝廷的将领。
在他身周之人都身披青色斗篷,戴着斗篷上的兜帽,看不清面貌,但每人的斗篷上都赫然绣着一轮青阳。在青阳教的三大总坛之中,青阳总坛的人着青色斗篷,白阳总坛的人着白色斗篷,红阳总坛的人着白色斗篷,那么这些人毫无疑问就是青阳总坛之人。那么为首之人的身份已经不言而喻,正是天公将军唐周。任谁也没有想到,本该坐镇白帝城的唐周竟然在暗中离开了白帝城,并且远赴南疆深处。
唐周示意属下们继续恢复气机,他则是跃上一棵五丈之高的大树,远远眺望。
以他的目力,可以隐约看到在三十里外,有一座风景秀丽的寨子,不同于中原为了抵御贼寇而修建的堡寨,这里的寨子由一幢幢吊脚楼构成,寨子外则是依托山势而修筑的层层梯田,翠绿一片,在阳光下闪烁着让人心旷神怡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