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这个逻辑好像没有问题?(第1/3页)
章节报错
刘建昆设想着研发出顶尖的航空发动机,支持五代战机的自研自产,让空军跳过三代半、四代战机,大规模的列装第五代战机。
这个设想说出来很振奋人心,实际上,也真就只是个想法而已,连他自己都知道很不现实,暂时只能在心里想想,只是对昆仑二组的设计表示认可,并支持设计瞄定五代战机。
赵奕瞄定定战机倒是不在意,只是希望能按照最高规格制造样机。
五代战机肯定是最好的选择。
设计级别越高端的战机,就会对发动机有更高的要求,五代战机是目前最高端的战机,瞄定第五代战机才能制造更高端的样机。
这也是国内自研航空发动机被战机设计、制造掣肘的地方。
因为原本没有高端的涡轮风扇发动机,昆仑发动机就是第一个研发大项目,投入、研发的年限太长,发动机研发组也就没有独立出来,导致样机设计制造时,必须要按照设计级别,先要去瞄定计划制造的战机,也就是后续研发后续再考虑,当前不再额外拿出一笔钱去做后续研发,样机调试成果就能大批量生产装载战机。
提前瞄定战机来制造样机,确实能够提高研发到生产的效率,但同时也是对研发的掣肘,有些高端的设计不得不为此‘部分阉-割’。
昆仑发动机遇到的掣肘还不大,昆仑二组就可能遇到更大的掣肘。
如果瞄定的战机对发动机的需求没有那么高,就不需要那么高端的设计,为了能节约成本、加快速度,肯定会把一些可能出现问题的高端设计砍掉。
赵奕对这种情况有些担心,好在确定瞄定战机的会议马上要召开,也不用等太长时间。
这次来航空集团的主要目的,也是参加这次集团内部,针对发动机研发以及战机设计、制造的会议。
会议没有太多的准备,很快就直接进行了,但看看参加会议的人,就知道究竟有多么重大了,能参加会议最低级别,也是发动机研发组的副设计师,也就是比张刚川低一个级别的人物,其他航空集团内部人员,也有几个副设计师、副总经理。
参会有一半儿不是航空集团的人,其中科学院、航空材料研究院的代表,有上级的副部长级领导,空-军、海-军的代表,甚至还包括一名有少将军衔的领导。
等等。
很快会议开始了。
虽然会议直接涉及到昆仑二组的设计研发,但赵奕多数处于一个旁听的状态,因为好多议题、报告都和国内空-军现状,战机列装发展方向有关,还有就是各种战机适配的任务以及国-防-空-军相关议题,比如有的战机批量装配是用于压制台-海、东南亚方向力量之类。
总之,很复杂。
作为一个旁听者来说,赵奕听了好多的议题,也了解到国内空军、战斗机相关的情况,顿时都觉得刘建昆说的不靠谱。
设计瞄定五代机?
难啊!
目前国内在役的战斗机,还是以二代半、三代机为主,未来的大方向是,主力战机升级为三代半以及四代战机,听起来似乎距离五代机很近。
实际上并非如此。
国内有成熟技术、能自主生产的是j-10、j-11系列战机,但大部分使用的发动机也依靠进口,性能来说也只达到三代半战机的程度。
航空集团以及空-军的计划是,大规模列装j-10、j-11系列战机,也就是大规模更换三代半战机,再加上几十架进口‘苏’字打头的战机,让空-军拥有上千架三代半战机,也算完成一个阶段的更新换代。
现在国内自主设计研发的,确定性能达到四代战机级,甚至接近第五代战机,能对三代半战机形成绝对优势的,就只有刚刚试飞的j-20战机,不谈一架刚进入试飞阶段的战机,距离大批量生产有多远,即便是j-20战机技术成熟,也不太可能快速大批量生产。
因为,类型和成本。
j-20类似于的f-22,是拥有完善设备优势的重型战斗机,重型战斗机的潜力有限,笨重就是最大的问题,导致不可能成为舰载机,未来的使用潜力被限制。
成本也是巨大的问题。
的f-22造价高达两亿到三点五亿美元,j-20的造价没有公开,但肯定不会少于一亿美元,还不包括研发阶段的投入。
为了‘摆脱’只有威慑能力的f-22,研发了低配版的f-35,也就是目前公认技术最高端的战斗机,f-35造价依旧非常高昂,但能装载到航母上,使用的潜力就不在一个级别上。
现在航空集团的会议讨论的,也和‘减配’j-20有关,他们早就拟定了方案,研制出一款‘减配版’的j-20,也就是j-31。
j-31,设计是中型战斗机,性能不会比j-20差太多,并且能装载到航母上,听起来倒是很不错,但实际上,j-20才刚刚进行了试飞,技术可以说还不成熟,j-31在图纸上还不完善。
j-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