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后期完成(第1/2页)
章节报错
这个时代,国家对电影管控非常严格,电影从剧本立项到最后上映,会经过多轮审查。在拍摄的时候,拍出来的样片会由电影厂审查。电影的对白双片完成后,会由电影厂以及省市电影局进行双片审查。在混录效果完成后,又必须通过省市宣传部的审查。只有在这些审查通过后,才能将电影送到文化部电影局进行终极审查。
7月5号,魔影厂领导、艺管会、厂技委,以及创作室、技办及有关部门负责人、《锄奸》主创人员在厂里的标准放映厅进行双片审查。由于《锄奸》采取的是同期录音,对白双片跟样片没有太大的区别,轻松通过了魔影厂的审查。
接下来,魔影厂联系魔都电影局,邀请电影局领导进行双片审查。电影局领导看完《锄奸》的对白双片后,都是赞不绝口,认为这是一部极具新意,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电影。当然,也有领导提出电影镜头太抖,看得人头晕,还有人认为电影有点过于血腥了。不过电影局并没有要求剧组对电影进行修改,也没有要求删减。
对白双片顺利通过审查后,《锄奸》开始制作片头,开始混录音效和音乐。
电影是视听艺术,如果没有声音,电影的魅力会减少一大半。小到窸窸窣窣的脚步声与煎炒烹炸的做饭声,大到烘托情绪的配乐和主题曲,这些习以为常,以至于被忽略的声音,实际上是构成电影丰富内涵的一大重要因素。这也是为什么同样一部电影,用电视看与在影院看,感觉上天壤之别的原因所在。
《锄奸》在声音上下足了功夫,电影里的枪声和爆炸声,全是真声实录。在电影开拍前,录音团队专门找来各种民国时期的枪械,白朗宁、驳壳枪等等,录制了一整套枪械的音效。
在电影的配乐上,《锄奸》邀请的是著名作曲家吕其明。他曾经为包括《铁道游击队》、《红日》在内的几十部电影作曲,其中《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等歌曲,观众是耳熟能详。
在这个时代,作曲是作曲家的事,导演是不干涉的;而且国内导演大多不懂音乐,也没法跟作曲家进行有效沟通。导演王小帅就坦言,由于不太懂音乐,他的影片很少用音乐。相反国外导演在音乐上要强很多,有些导演本身就会作曲,比如大卫-林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许望秋原来略懂皮毛,在穿越后跟川音作曲系一个被打倒的教授偷偷学了几年。虽然现在他的水平不足以像伊斯特伍德那样给自己的电影作曲,但跟作曲家交流是没有问题。
不过正因为懂音乐,而且坚定的认为音乐是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配乐的问题上,许望秋不知道跟吕其明吵了多少次架,甚至可以说是从头吵到尾。吵得最厉害的时候,吕其明拍着桌子说,我不写了,你另找高明。
吕其明从二月下旬开始为《锄奸》作曲,一直到七月上旬许望秋才点头通过。不过最终出来的效果非常好,吕其明自己也非常满意。比如锄奸小队大部分战死后,镜头在街道上慢慢扫过,用小号声来体现革命者牺牲的肃穆,给人的视觉、听觉带来极强的冲击,画面与音乐的立体感呈现出来,使观看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战争过后的惨烈场面。
混录双片完成后,魔影厂在第一时间邀请了市委宣传部的领导进行审查。没想到魔影厂很多人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风声,说《锄奸》这部戏肯定会火,纷纷拥进高级标放间,想一睹为快。高级标放间本来是为领导审片准备的,里全部是单人沙发,座位并不多,但厂里的人也不管,直接就坐在地毯上看。
《锄奸》是典型的商业电影,以省委领导在开会时被敌人逮捕作为开场。紧接着,敌人对他们下达了就地枪决的命令。为了营救他们,锄奸小队全员登场,准备武装解救。现场所有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被拉到了故事中,心情随着故事的变化而上下起伏。
很多人都感觉到了《锄奸》的出色和新颖,都意识到这是一部跟以前国产片完全不同的电影。不过他们显然还是小看这部电影了,等到战斗真正打响的时候,他们全被震傻了,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电影,没想到电影竟然可以这么拍。
一百分钟的电影结束,现场没有一个人说话,全都怔怔望着电影银幕出神。不仅宣传部的领导,电影厂职工如此,就连魔影厂的领导也都如此。他们看过样片的,知道《锄奸》有多震撼;但在混录音效后,这种震撼感至少增加了十倍,他们还是被震到了。
沉默被一位六十多岁老者的喊声打破了:“这部电影拍得好!真的拍得好!”
老人这么一喊,现场所有人都回过神来,纷纷站起来鼓掌。
许望秋和整个《锄奸》剧组都站了起来,轻轻拍动着手掌,接受着周围人的恭贺。
许望秋去过三大电影节,参加过颁奖礼,对各种掌声早就习以为常;但方姝和周里金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第一次听到如此热烈的掌声,不禁眼含热泪,激动得快哭了。
那个大声叫好的老者快步走到许望秋身边,抓住他的手激动地道:“好小子!好小子啊!你这片子拍得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