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祝融之灾

汪岳一动手,立竿见影。

蚕茧,蚕丝,棉花的价格,立即上涨。

这让苏州百姓安心了许多。

棉花倒还好。

一来苏州附近农村产的蚕茧,蚕丝要比棉花要多的多,特别是太湖丝即便是在后世也是大名鼎鼎的。

二来,却是蚕茧与蚕丝并不能长期储存的,时间长了,是会出问题的。

但是而今被压下来的价格,百姓根本无法接受。

几乎立即江南织造局的门口就堵满了人,密密麻麻的排出两里外去。

无数百姓更担着几筐,或者是推着车,还有苏州大大小小河道之中,一条条乌蓬船上,堆积各种蚕丝,蚕茧。

要知道江南织造局虽然是少府所有,但是他的前身却是一个衙门,衙门的门槛非常高,一般来说都是少有人来的。

就是这一条街,都是衙门密集,一般贫民百姓从不敢来,唯恐冲撞了达官贵人,让人一句话,就要他生不如死。

就好像而今开车上路,看见劳斯莱斯,就离得远远的。否则一个不小心,有一点小小的摩擦,就能让你好几年的收入,就付之东流了。

汪岳带着人看着忙碌的收货现场,心中很是满意。

正因为有江南织造的底子,才能这么顺利,一声令下,就能开始收货。

有些人觉得采购很简单,有钱就行。

但是蚕丝与蚕丝的品质不同,蚕茧与蚕茧的种类不同,棉花与棉花的品种不同,这种的细分就能几十种分法。

而且这个时代还没有后世标准化的推进,直接告诉你什么样是几等丝,什么样是几等棉。

只能凭借个人经验来判断。

如果不是行内出身,足够让人赔死,还不知道怎么死的。

不过,以对织造行业的熟捻,苏州城之中,很少有人能比得上织造局中的大师傅。

汪岳看到这个场面,说道:“不错,其他方面准备的怎么样了?”

身边有一个太监说道:“禀大人,已经开始打造有卖市面上的织机了,一两月之内,就能开工,多大的场面,我们都能收拾下来。”

汪岳说道:“好,让人看紧了,不要出什么事情了。让锦衣卫派人来。”

汪岳也是商场上厮混过的。

说实话,在没有完善商业法律,不,即便是大明律还没有在全大明都管到的时候,商业繁荣的下面,根本是野蛮扩张。

在政治上收买各方官员。

就好像是之前所说的陈纲案,这一件之所以关系重大,乃是对官员贪污的处分标准的讨论,但是细细说来,这个陈纲未必不是两家丝商争斗的波及的。

在商场上彼此争夺也就不少了。

在私下里面更多黑手,更是屡见不鲜,苏州发达的打行是为谁服务的?

说一句不客气的话,地方士绅是不需要打行的,真要动手,人家有的是自己的家族子弟,还有佃户。

真逼急了地方士绅都能拉出来军队。

唯有这些商人,虽然有一些伙计什么的,总体上来是不够的,这些打行的客户就是这些大小商人。

甚至这种野蛮发展,不仅限于竞争对手之间。

还有合作的商人之间。

大明商人之中,固然有彼此义结金兰,在商场之上同进共退,甚至创始人死后,两家家族子弟也是彼此交好。

但是也有,彼此之间下黑手的。

翻开官府的案宗,有很多行商一去不反,最后知道被杀,查出来的凶手,却是同行的合伙人。

这还是查出来的。

以古代的破案率,没有查出来的只会有更多。

汪岳自然不是傻白甜。

他虽然觉得对方未必敢用阴招,毕竟,他背后是官府,是钦差大人王恕。

但是也不得不防。

不得不说,汪岳的担心是对的。

当天夜里。

汪岳正在睡觉,却听外面声音大作,一时间今后有千万人高声大喊道:“走水了。”

一时间铜锣之声,呼喊之声,啼哭之声,脚步叠踏之声,瞬间大作。汪岳也被惊醒,披衣而出。

只见天空红了一角。

汪岳大吃一惊,二话不说,也顾不得衣服都没有穿上,半踩着木屐,冲了出去。片刻之间,就来到火场之前。

却见火势冲天而起。

正是装蚕丝蚕茧的仓库。

不是一座,最少两座。

在火场之上,不计其数的百姓提着一桶接着一桶水向火场泼过去,还有不少官员,在指挥人将周围的仓库也都给拆了。

防止火势蔓延开来。

古代火灾也是常事。

最担心的是一旦火灾蔓延开来,绵延数里,将大半个城市都烧干净。

要知道,古代中国有太多的木制建筑了。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