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

但是现在,就如在行军打仗之道上,朱祁镇知道自己比不上太宗皇帝,而各地诸王又如何能比得上诸位先王?

而且真有雄才大略的,自己觉得能领兵上阵的藩王,估计都在北京了。襄王在麓川过的虽然并不舒服。

襄王进入麓川之后,几乎每年都要打上一两仗,与这个土司摩擦,与那个土司争夺,如是等等。

虽然过得并不安分,但是朱祁镇承诺给他的一点没有少,而今襄王麾下也有数县之地,带甲三万,政令自主,朝廷不怎么管。

韩王就存了出外远镇的心,才进入京师接管宗人令。而今的天下,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藩王造反成功率有多低了。

所以,造反是不会的。

最坏的结果不会,朱祁镇依然有些担心,毕竟亲亲之道,即便是皇帝也避免不了。朱祁镇对应昌伯,已经有些不好的名声了。

甚至外面在传,朱祁镇不是孙太后的亲儿子,狸猫换太子之类的故事。

如果在对藩王下狠手,名声只会更加不好了。

朱祁镇本意不在乎名声,但是这个时代名声,就是政治资产的一部分,朱祁镇自然要多想想了。

“亲亲之道。”朱祁镇忽然想到了什么,心中暗道:“不一定对亲戚才算是对,对弟弟也是可以的。”

想要反驳别人,最后塑造一个典型出来,塑造一个宗室亲王的典型。让人知道,不是皇帝对诸位藩王不好,而是他们太不是东西了。

比如襄王,皇帝就对他很好。

“襄王不行。”朱祁镇立即将襄王给否定了。

原因很简单,世间没有永远的秘密,襄王金册这一件事情,在而今早就不是秘密了,很多人都说襄王封到麓川,其实朱祁镇的报复。

这些事情,朱祁镇也知道是说不清楚的,而且越描越黑。

忽然一个人出现在朱祁镇的脑海之中,那就是朱祁镇的亲弟弟郕王。

作为亲弟弟,朱祁镇天然对他有责任,血脉最亲密,朱祁镇将他塑造成典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只是这几年,朱祁镇对他却是比较疏远的。

一方面是政务繁忙。

朱祁镇每天只觉得时间不够用,连见儿子的时间都不对,弟弟自然要放在一边了。

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朱祁镇心中或多或少其实是有一个大不大小的疙瘩了。

那就是,朱祁镇这位弟弟就是大明代宗皇帝朱祁钰。

虽然,朱祁镇也知道,朱祁钰之所以能上位,也是因为历史上正统皇帝自己作死,但是身为皇帝,作为敏感的权力生物,对任何能威胁到自己的人,都会有所排斥。

即便是一段不存在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