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询每批阅好一个奏折,便是放到一边,这个时候,站在一旁的卢柏江就会拿起来看一看,若无任何问题,他就会盖上中书省的官印,形成正式批复与命令。

卢柏江现在的正式官职是中书侍郎,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虚职,当然,这也要看情况,比如卢柏江,他作为皇帝的心腹近臣,深受赵询的信任与看重,其中书侍郎的官职看似虚闲,但实际上,卢柏江却利用这个职位,在朝中发挥了很重的作用,赵询在批阅奏折的时候,经常会询问卢柏江的意见,并且往往顺从其意,所以说,中书侍郎这个职位虽然是虚职,但还是要看是什么人来当,比如卢柏江在这个位子上,因为得到赵询的看重与信任,所以就显得非常重要。

晋朝前期,丞相府左右丞相制度被废除,中书省一度权重,它作为正规的宰相机构,掌管制令决策,秉承君主意旨,执掌机要,发布皇帝诏书、是中央最高权力机关,其长官中书令是制度规定的首席宰相,中书令不常设时,副长官中书侍郎即为首席宰相。

不过宣宗改制之后,六部作为三省的直接下属机构,只是变得名义上,六部开始直接对皇帝负责,自此,三省的权利被逐渐削弱,其三省主要长官职位,只是作为其他大臣的加职虚衔,不再拥有任何实权。

赵询看着手中的奏折,眉头微皱,卢柏江看了一眼,然后故作不知,继续自己的工作。

这个奏折是李忠全写的,实际上并不是递呈给赵询,而是自荐中书省,阐明自己的意见?然后希望卢柏江在赵询面前进言?这样一来,若是有好处,他可以得到?若是有坏处?也跟他没有任何关系,可惜卢柏江根本不上他的当?看也不看,直接转给了赵询。

里面的内容卢柏江并不知道,但也能猜到一二,李忠全这个人表面上看似直言敢谏?冒为君子?实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喜欢背地里打小报告,进谗言,说人坏话,通过贬低别人?来彰显自己的忠心与伟大。

卢柏江低声询问道:“皇上,这封奏折可是有什么问题?”

赵询合上奏折,将其递给卢柏江,淡声说道:“这封奏折既是上给中书省的,那就留置不予理会。”

“是,陛下。”

卢柏江接过奏折,打开看了看,果然跟他猜的一样,李忠全又在背后说人坏话了,而且骂得不止是一个人,一个就是李勋,说他私通西域诸将,携兵自重,多有私心,在一个就是钱明度,李忠全骂他私受贿赂,枉顾皇上赏识重用之恩,自私自利........

卢柏江看完之后,暗暗摇了摇头,李忠全与钱明度两人是最早投靠跟随赵询的五个官员之一,两人平日里私交极为要好,情同兄弟手足,更是约为儿女亲家,但就是这样,李忠全竟是偷偷在背后大骂与诋毁钱明度,至于原因,卢柏江稍稍一想也就明白了,赵询手下的那批老人,李忠全不论是资历还是功劳,都比钱明度要高很多,但是到了如今,钱明度得到重用,位列九卿高官,而李忠全虽然被封了开国县爵的爵位,看似显贵,但是实际上的官职,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刑部主事,自问资历与功劳都是超过钱明度,如今两人的地位却是相差甚远,如此一来,李忠全的内心自然失去了平衡,丑陋的面目表露无遗。

“柏江,有什么话就明说,这里没有外人。”

赵询好像看到了卢柏江摇头的动作。

卢柏江轻声说道:“皇上,李忠全屡屡背后进言攻讦朝中大臣,古人云,君子不以言举人,若是放任不管,终究.....”

赵询看向卢柏江,淡声说道:“朕知道你想说什么,你的心意朕也明白,但卢柏江,你要明白一个道理,历朝历代,帝王在怎么贤明,他的身边总会有那么几个小人与恶人,李忠全或许品德不佳,但对于朕,还是非常忠心的,有此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而且,身边有这么一个人,其实也是一件好事,你不觉得?”

赵询轻轻一笑,不再多言,继续批阅奏折。

卢柏江看了赵询一眼,沉默不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用人方式与看人标准,赵询这么说,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只是卢柏江觉得,像李忠全这样的小人,还是应该有所远离,毕竟,一坨臭狗屎,用得好了,确实可以臭到别人,但它的臭味同样会影响到自己。

小乐子亲自送李勋离开,他也很聪明,走的时候,跟赵询说了一句,李勋对自己有恩,希望可以去劝劝他,明着这么说,赵询反而不会有什么猜忌。

“李勋,你胆子也太大了,怎么能这么和皇上说话呢!”

“虽然因为太后的关系,你和皇上有那么一些....但你们终归是君臣......”

小乐子送了一路,也劝说了一路。

李勋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回应,小乐子说的道理他都明白,但同时李勋更明白一个道理,人不是畜生,是人就有感情,就有情绪,今天的事情,李勋控制不住,也不想在控制。

走着走着,李勋突然停了下来,目光朝着一处地方看去,那里....是赵月的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