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我不想做贤王啊

“圣人之道,离之为礼乐、政教、法度、文章,合之而为性命之原,仁义之统。其事业在诗书,其功用在天下。”

“粹而全,大而正,确乎其无不具也。不幸而败于私欲,折于异端,昧于众人之不知,窒于学者之多歧。”

在成都府的一座草庐之中,匾额之上书写着“正学”二字,此时大儒方孝孺和自己的学生坐而论道。

方孝孺年四十余岁,身穿一件朴素的儒袍,端坐在藤椅之上,在他面前有十几位学生坐在蒲团上,恭恭敬敬听着先生的教诲。

方孝孺道,“愿者以小慈为仁,刚者以严刻为义。能言者溺于言,而不求于所不言;嗜名者以诡僻立事,而未尝要之于至理。人人莫不自谓得圣人之全,而圣人之大全卒为天下裂。”

洋洋洒洒说了很多,直到日头正中,他这才做了总结,“所以尔等凡事都应当追根溯源,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能盲目的照搬,徒然有表,却无其里……”

一个学生有感而发道,“献上这篇文章当真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学生听完之后顿觉醍醐灌耳,若只知道表象,却不明就里,那与愚昧昏庸之越人又有什么区别。”

“是啊先生,以前学生读书太不认真了,不可能下苦功夫深究,只知表面功夫,如今听了先生这篇文章,实在惭愧……”

“先生之言大善!”

另一位学生道,“吾辈读书人,应当传承圣人之品格,传递圣人之学问,若徒有其表,只会有失偏颇,无法承继圣人之道……”

此时有一位学生站起身来,躬身行礼道,“先生,这一篇《越车》实在震耳发溃,前些时日先生所写的那篇《蚊对》也同样意义深刻,

还有先生之前所写的诗书,不如结集刊印,好让天下的读书人都明白先生的教诲。”

方孝孺捋了捋胡须,点头道,“我也正有此意,只是实在忙碌,抽不出身来整理……”

闻言,一位坐在他一侧的学生起身,他是跟在方孝孺身边的学生,平常负责抄录和整理,

行了一礼道,“先生,您得书稿每一篇学生都整理的完完整整,没有纰漏,只需要交给官府,让他们查验无误之后,就可以印刷了。”

本来这是一句很平常的话,却让方孝孺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而其他学生并没有发现方孝孺的异样,听闻老师的书稿被整理好了,都心中欢喜。

毕竟这样就能早日刊印,他们能够拜读,老师的学问也能传到天下去。

所以连带着也纷纷称赞那个整理书稿的学生。

“好了,现在已经晌午了,你们都各自回家吧。”

“是,学生拜别恩师……”学生们行礼之后,就有条不紊的离去了。

“林正,你留意一下。”方孝孺对给自己整理书稿的那位学生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