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只要从眼前这几人的想法中选取比较合理的来执行即可。

想想真让人忍不住想要称赞自己的机智啊。

李信暗暗地点点头,嘴角露出一丝狡猾的笑容。

程处默等人完全没有想过李信并不太会打仗这么一回事,一时间便继续你一眼我一语地讨论了起来。李信则是一言不发地笑着坐在边上,将这些讨论尽收耳中,是不是还对照着地图问几个问题。

牛建虎完全没有想到李信是因为对兵家之事不熟悉才有此疑问,还以为他是故意在考校大家,便一一详细解答——谁能想到练起兵来一套一套的李信,其实竟然根本不会打仗呢?

李信故作高深地微微点头,仿佛对牛建虎小同学的回答非常满意。而牛同学也就因此感到十分高兴,连头都稍稍抬高了几分。

在经历过整整一个月的训练之后,任何一个长了眼睛的人都没办法昧着良心否认李信的成果。也正因如此,这一票纨绔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对李信服得不行,私下里都是大哥长大哥短的。牛建虎作为一个忠实小弟,被自己仰慕的大哥称赞了之后,自然是有些高兴。

经过众人的一番讨论之后,其实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反倒意外地没有什么了不起:分兵两路,大部队正面佯攻,同时分兵一支偷袭大营。

对于这种简单到几乎算不上什么战术的计划,李信一开始有些疑虑。他摸着下巴,细细思索了良久,这才稍稍释然了一些。

也是,看来是自己之前把打仗这事儿想得太复杂了。

打仗嘛,哪儿有那么多巧妙的计策?战争最常见的形态就是双方真刀真枪地血拼。这种情况恐怕占据了战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其次,才是双方各显神通,充分利用手中己方已知而敌方未知的信息,去设计针对敌方的作战计划并加以执行的时间。

那种一环扣一环,看着就叫人惊心动魄的玄妙计策,基本只能存在于小说之中。若是将其放到真正的战场上,恐怕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以上的计策都是行不通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最容易在战场上取得成效的战术只有一个——突然袭击,简称偷袭。

譬如当年日军偷袭珍珠港,为何能让装备精良的美军损失惨重?说白了,也就四个字:措手不及。

正所谓,兵者,诡道也。越是让敌人摸不透你的脉,你就占据越大的主动性和优势。

最后,李信拍了板。

两方对战的基本方略,就此定计。

翌日,天未亮,李信这边就响起了起床信号。经过严格的训练之后,李信这边一千来号人,一个敢赖床的都没有。哪怕灵魂还在床上,肉体也已经自顾自地起床,烧火做饭了。

唐代通行的军粮是小米,因为这是目前来说保质期最长的食物。据说最长可以存放九年。李信对此表示怀(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