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九章 身为大反派的我心情毫无波澜(第1/3页)
章节报错
戴总督也算是为万历尽忠了。
原本历史上他直到崇祯元年才病死,活到了八十六岁,但现在为了勤王,还没到六十就病死在半路上。
牺牲也是蛮大的。
当然,他死就死了吧,死得其所,死的忠义!
但他的勤王大军,却依然在他的副手,广东巡抚梁云龙率领下到达。
这支由五万陆军和一万水军组成的号称十万大军,由老将陈璘作为统帅,正式的官衔总理勤王诸军,陆军分广东和广西各一个总兵,虽然这时候广西实际上是弘光朝,但因为内部矛盾,而且需要依赖广东的财政救济,所以梧州和浔州却脱离广西……
主要是大藤峡的瑶民太麻烦。
实际上两广总督后期主要职责就是对付大藤峡的瑶民。
如果这些地方继续在广西,那广西那点财政是撑不住的,这时候的广西财政早就不能自给。
广西人口少,过去很大一部分赋税来自那些土司,但现在哪有土司交税,虽然也不用再养靖江王一家,后者现在已经被迫自力更生,但问题是目前状况下交税的士绅就更少了,根本就是入不敷出
只能由湖广就近转移支付。
这也是为什么以桂林,平乐为核心的广西,毫不犹豫加入弘光朝,因为北边的湖广真给他们钱。
但这些钱对于梧州,浔州这些地方却很难分到多少。
相反跟着广东,那么戴燿这个总督就得帮他们镇压大藤峡,而广东也怕大藤峡的瑶民顺流直下,所以也愿意养着他们,最终一个万历朝的广西省城转移到了梧州,并且由戴燿兼职广西巡抚。实际上这时候随着原本的大明事实上解体时间的延长,各地之间的矛盾也在浮现,就在梧州和浔州加入万历朝时候,廉州府却脱离万历朝加入弘光朝。
因为他们有港口。
广西想绕开广州进行海外贸易,就必须拉拢他们。
而廉州府的士绅们,也想做下一个广州,背靠从广西到湖广再到北方的这个运输线,他们完全可以做弘光朝的海外贸易龙头。
这种情况下他们当然不愿意留在广东。
包括西南的紧张局面,本质上也是地方矛盾的浮现。
说到底大明各省,各府,甚至各县,都是有大大小小的矛盾,过去在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内,有一个真正的朝廷压制,这些矛盾只能限制在规则内,但即便这样也是经常闹起来的。以徽州府为例,徽商的确是大明一个强大商业集团,但就算这样在万历初年,一样因为徽州丝捐事件闹到差点打起来,徽州其他各县联合围攻歙县。
地域矛盾是始终存在的。
而现在大明事实上解体,现在光朝廷就三个,万历朝廷,弘光朝廷,南京摄政朝廷,其中万历朝廷控制三省两府,弘光朝廷控制北五南三共八省,摄政朝廷控制南北两京和南直隶,另外北方各藩镇。
剩下还有个西南三省,目前杨应龙等三人已经正式接受弘光册封脱离万历朝廷。
四川倒是还依然奉万历年号。
总之目前的大明,大致上已经可以说是三国演义了。
这种情况下地域矛盾是压不住的,随着时间延长只会越来越多。
至于这次带兵的梁云龙是从北方回来的,而且是久经沙场,他之前以兵部员外郎跟着前兵部尚书郑洛经略过青海,也当过开原兵备道。
原本历史上松山之战也是主要参与者。
他回到广东后,立刻被广东议事会推选为广东巡抚。
而这次他作为戴燿副手,现在又作为主帅,带着陈璘,吴广……
吴广之前在弘光朝,而且率军参与过进攻南京,但后来知道广东依然忠于万历就带着家丁撤了,毕竟他是韶关人,董裕也没挽留,所以他又回到广东继续在戴燿手下。陈璘总理各军同时兼广东总兵,吴广是广西总兵,剩下水师总兵是戴燿提拔的年轻一代将领陈策和俞大猷的儿子俞咨皋,最终这样拼凑起来了这支勤王大军。
但实力并不强。
陈璘和吴广都是老将,率领的都是旧军。
真正的核心是梁云龙的抚标,一万由葡萄牙军官指挥的新式军队。
伴随着一艘艘广东战舰靠岸,这支航行三千里勤王的大军就这样在舟山登陆,并且接受皇帝陛下检阅。
再加上原本浙江水师的,整个舟山港真的战舰云集。
然而……
“身为大反派的我心情毫无波澜。”
杨大帅站在人群中,看着金灿灿的皇帝陛下感慨着。
好吧,他就像个邪恶的幽灵般,再次悄无声息的飘荡在了江南。
北方已经没什么事了。
接下来是开春了,开春以后不打仗的规矩不能变,在这个粮食供应脆弱的时代,农忙时候的战争会变成灾难,哪怕收成比正常年份下降百分之一,也有可能会酿成饿殍遍野的饥荒。粮食出现缺口造成的灾难,并不是简单的削减,而是直接就像在搭好的积木底下抽走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