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投资限制太多了(第1/2页)
章节报错
省里大开绿灯,越州方面和香江南瓜藤医药公司开始了第二轮谈判。
这时候分歧就出来了。
陈淑琴的意思是想设立外商独资企业,但内地的政策目前暂时还是以合资为主,国家要占有一定的股份,甚至越州地区提出来的是51%的控股权。
这个要求让陈淑琴和一众香江谈判团队目瞪口呆,怎么回事?合着我出钱出设备出资金,结果我只占了不到一半的股份?
这对资本主义地区出来的人根本就难以想像。
甚至连陈夏这个重生者同样难以想像,习惯了后世商业规则的他想法很简单,占股比例是根据出资比例来的,怎么可能莫名其妙给你大半股份?
而且无论是阿莫西林还是奥美拉唑,光是凭这两个产品,陈家准备投资的这家药厂完全就是要大赚特赚的节奏,这蛋糕怎么可能说送就送出去?
陈淑琴和陈夏这姑侄俩的想法很坚定,最好是独资,实在不行就一定要控股。
如果连控股都做不到,那还玩个屁呀,不如直接换到深真市去投资,或者直接在香江买地开干。
香江方面这么个态度摆出来,李兵权和韩丁泽就尴尬了,其实连他们自己都觉得不合理,钱都人家出,自己反而要拿大头,换他们也不愿意。
于是谈判就有点陷入僵局了。
陈夏现在根本就没心思管这些事儿,他连班都不上了,天天在家里当自己的“十二孝好丈夫”,每天变成花样给顾琳找好吃的。
什么野鸡野鸭野猪就不用说了,龙虾鲍鱼燕窝样样不缺,反正现在只要顾琳说想吃啥?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哪怕是牢底坐穿兽他都会想办法去搞来。
这天天大鱼大肉的,结果被前来西园探望的妇产科主任曾老太太好一顿臭骂:
“陈夏,你自己是不是医生?每天这么又是肉又是甜食的,你觉得对不对?你不怕吃出个妊娠糖尿病或者妊娠高血压出来?”
陈夏这汗呀,跟成吉思汗一样不断地流,一连老老实实接受批评。
就在西园里每天欢歌笑语的时候,越州药厂的职工们又开始不安份了,一季度一次的抗议活动又开始了。
李兵权和韩丁泽看着地区驻地门口的那些工人,那是真当无语了。
这过一段时间就要来闹一闹,拿不到钱就坚决不走了。现在工人可都是有编制的,都是国家的主人,地区也没办法对他们动粗呀。
不但不能动粗,不能抓几个带头挑事的,反而还要好言相劝,再掏笔钱当补贴发下去。
这没完没了的,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看到两位主官这愁眉不展的样子,医药公司经理鲍勇脑子一直在快速开动。
一想到他们辛辛苦苦从庆丰分厂赚来的钱要拿出一部分去补贴越州药厂,这就跟刮了他的心头肉一样。
既然杜会主义国家的工厂不能关停,不能破产,没业务也要养着他们,那么是不是可以换个思路,把这家工厂承包出去?
哎,1984年,其实工厂,或者车间的承包风已经开始了,这是没有公开的秘密而己。
原本的历史上,越州在84年就开始股份制改革,第一家改革的“越州百货大厦”,后来直接上市了。
再过几年,别说工厂了,连医院里的科室都可以承包了,之江省肖山县更是一口气将当地所有乡镇医院,部分公立县级医院全给卖了。
所以某些读者不能拿你们当地的情况来看待全国的状况。
尤其是内陆地区的读者不要武断的认为八十年代就是怎么怎么保守,怎么怎么不开放。
其实每个省份,每个地区的发展程度都不一样,沿海和内陆地区的开放程度,真的只能用“代”来划分。
就像粮票肉票布票之类的,很多地方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才取消。
而之江省到1984年的时候,粮票肉票已经没啥大用处了,因为商品经济已经开始流通了,农民自己挑着担子来城里卖肉卖鸡鸭的,要啥肉票?
粮食更加了,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之江省这边根本就不缺粮食,想买粮食,谁去粮店啊,农贸市场里不要太多哦。
什么粮食是专营的,咋滴,农民卖点自己家种的大米,犯法啦?
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很多副食品店,如蛋糕店、传统糕饼店、小饭店等都重新焕发了生机,他们是可以自由采购粮食的,并不是只有粮站一家才能收购。
八十年代是轰轰烈烈的开放时代,不要把这个时代想得太夸张,尽管穷,但绝对不保守。
反而是2020年是越来越保守了,你领导有没有胆子把医院卖了?国进民退行业比比皆是。
镜头转过84年的越州机关。
鲍勇暗自给自己鼓了鼓劲,深吸一口气:“李书记,韩专员,我有一个建议,香江客商不是想投资一家药厂吗?那我们是不是把越州制药厂卖给香江客商?”
李兵权刚吸了一口烟,差点咳死,而韩丁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