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开始觉察到a大区的意图,方然就判断出,s大区必定不是a的对手.

倘若南北两侧的lna、pcs作壁上观,密西西比大区更支持太久。

a大区的地缘优势,是原因之一,但,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身为管理员,a大区的决策者若无万全把握,断不会贸然开战,虽不知其凭什么一心断定自己能赢,东北太平洋大区都必须做好战斗准备。

时隔十年,战争,即将又一次来敲门,这感觉相当微妙。

虽然就在一年多前,正是自己下令,让“天堂军”越过海峡进攻psk大区,燃起战火,但在方然眼里,nep与psk的战争,并不像一场新时代的你死我活之战,而更像是双方围绕资源、能源与人口的武力博弈。

这种战争,与北大陆上即将爆发,或许已经爆发的战争,根本就不一样。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方然承认,他的确没有一鼓作气铲平滨海边疆大区、将其吞并的想法。

不仅是由于严峻的安全形势,nep并无两线鏖战的实力,更没这打算,也是因为滨海边疆大区的情形,与其他大区迥异,乌托邦般的公社主义力量,让他心有所感,甚至有一点不知如何是好。

是在缅怀公社主义,曾经叱咤风云的红色巨人吗,或许是有一点。

但现在不是讲情怀的时候;

倘若对现实毫无帮助,情怀,就是自戕的毒药。

对psk大区,投以充满审视的目光,自己更想得到的,是“启示”,或者说,很想借助这样一个末世中很突兀的存在,寻找破解永生与文明存续之矛盾的钥匙。

新时代的公社主义国家,不论形式如何,都不久长,这简直是一条客观规律。

但是……换一个角度思考,假如,仅仅是假如,盖亚表面除psk大区外,没有其他任何竞争的割据势力,再考虑到其管理员,或许也心存永生之念,那么,这种乌托邦般的体制,却有可能一直延续下去,直到时间的尽头。

原因非常简单,管理员,想要什么样的状态,治下大区就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公社主义,历史上一次次被内奸与外敌所瓦解,低熵态必然不稳定。

但,倘若身为管理员,正如现在的psk大区之统治者那样,一心就是要建立、并维持这制度,那么,他(在有生之年内),还真能做得到。

如果没有外来竞争者的话……

当然,这不可能,自己的预测直到今天,都与事实相吻合。

但到“那个人”出现的那一天呢;

“那个人”,从残酷内斗中胜出,最终掌控整个盖亚的唯一幸存者,面对满目疮痍的人类世界,又会何去何从,

他,能建立起这样的制度,并永远维持吗。

公社主义,作为一种实践,必然也有内部的矛盾因素。

根本性的矛盾,是人类自私自利之野心,与平等协作之制度之间的不可调和,任何来自内部的监督,监察与惩戒体系,都只能暂时控制局面,仿佛棉被、真空胆与泡沫盒,只能延缓、而无法阻止其消融的那一刻。

回顾历史,这种根本性的矛盾,任凭无数志存高远的仁人志士,如何努力,也终究没有找到一条破解之法,打破历史的周期律。

但,倘若直面这时代,管理员治下的“一人之国”,却似乎有希望。

一人之国,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管理员就是说一不二的“上帝”,不论有任何设想,任何愿望,只要不违背客观规律,都可以实现。

眼下的psk大区,似乎便是这样的情形,管理员,某种程度上讲,其利益已超越了治下大区内所有民众的利益,进而有可能扮演一个超脱的“监控者”,利用这时代的发达it技术,切实掌控、维持公社主义制度。

在这样的体制中,内奸,仍然会有,却根本无从动摇这一体制。

甚至于某些心怀不轨者,妄想假公济私,“打着左灯右转弯”,面对管理员的无死角之监控与无利益之信念,也是白日做梦。

正因如此,在这样一个地覆天翻的时代,盖亚表面,才会存在公社主义的力量。

然而另一方面,即便观察psk大区本身,在暂且不考虑管理员之寿限、不考虑该职位代际更替的前提下,其实力之逊色,却是现实,而且这种逊色,其实根本与滨海边疆大区的自然条件、地缘形势无关,而是公社主义的必然。

这种深层次的矛盾与反差,方然一眼洞悉,因此才有把握在安娜*乌沙科娃眼前断言。

置身于地下几百米的掩蔽所中,休憩时分,偶尔面对世界地图的巨幅投影,四十六岁的男人时常会盯着西伯利亚的那一大片,若有所思。

某种直觉,始终在提示自己,就在滨海边疆大区中,蕴含着解决长期困扰自己之难题的线索。

但是这种线索,它,究竟是什么呢。

……

大战在即,阴云,已经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