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三章 庞大(第1/2页)
章节报错
按通常的认识,一个系统的投资者、拥有者,照理说也应该是这系统的控制者。
即便拥有这系统的顶层,并不一定明白其运行机理,至少也应该有秘钥、账户与权限,或者雇佣专业人士来充当媒介,才方便驱使,好让系统去执行自己的意志。
联邦政府招标的apos北大6次级节点,就是这样的系统,按计划,由联邦it巨头承包的“全产机”次级节点,将构成庞大apos体系的神经网络,接收全产机中枢来的指令,并彼此协同,控制并指挥其下辖的大量三级节点,进而将控制者的意志贯彻到生产体系的每一个角落。
如此庞大而关键的体系,可想而知,顶层不会容忍一家独大,而根据地域、产业条块和生产体系的组织便利,将北大6划分为四~五个大区。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参与竞标的,就是其中的“nep”与“a”两个大区。
nep,north_east_pacific,覆盖从阿拉斯加一直到洛杉矶的太平洋沿岸,a,appa1anettic,大致范围是联邦东南部的大西洋沿岸,这两片区域的资源资源、工业基础与人口分布情况迥异,看起来,ib打算两头下注。
站在联邦政府的立场,不论“全产机”、还是其中的节点,控制权都最好能高度归一化。
但是从“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立场,投出去的项目,要说心甘情愿融入整个“全产机”体系,自己只埋头干活而没有控制权,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有产者,顶层,掌控联邦的一小撮人,虽然有彼此间的利益交集,共同维系并利用着联邦的统治机器,彼此间的猜忌、防备与倾轧,却不可能完全终止,结果就是,在“国际商用机器”的项目计划书里,关于“全产机”次级节点的控制系统,很多细节都一概缺失,以商业机密的理由拒绝公开。
相反,对于海外投标的一些ap、apos项目,公司则不在乎提供技术细节,反正最终也是联邦政府掌控这一切秘密,而不可能透露给客户。
it巨头的这些做法,可想而知,会让联邦政府十分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当局所能做的,仅仅是招兵买马、扩充ffri-it的执行部门,确保位于橡树岭的“全产机”中枢在自己的绝对掌控之下。
至于整个“全产机”体系,其庞大程度完全乎想象,仅在微电子这一领域,中枢预计会链接的生产部门就接近四百个,接入apos网络的研、生产、测试与运维设备,以西历1484年口径统计,已过了三百万台。
产品名录的条目数,更一度达到惊人的一千三百万,简直令人眼花缭乱。
即便在“全产机”落后后,各大企业的一系列同质化、重复化产品,将逐渐被精简、合并,微电子领域的产品名录仍将过1,ooo,ooo。
这样庞大的体系,从硬件到机器码都堆积如山,根本就不是一个ffri-it能全盘掌控,更别说详细核查每一个模块,甚至检查每一行代码。
取而代之的策略,则是“黑盒原理”,这一原则在软件工程领域司空见惯,将测试目标视为有一定数量接口的黑盒子,测试时,仅专注于其在特定输入情况下的输出,是否符合要求,而不关心其内在的运行机理。
这种测试方案,但凡熟悉软件测试的人,都知道不一定靠谱。
尤其是涉及到软件、系统乃至体系控制权的核心模块,按理说,黑盒测试根本无法保证1oo%的排查隐患,标准做法应该是从“需求分析”开始,一层一层的核查软件设计流程,对软件本身的检查,更应该细化到每一行代码。
但是面对“全产机”,哪怕只是nep、a大区的次级节点,人工编写的代码就过了一亿行,分布在若干不同层级的服务器与核心处理机上,粗略估计,以ffri-it相关委员会的能力,完全核查所有的控制、接入与管理代码,耗时会在二十年以上。
二十年,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不禁令顶层怀疑ffri-it在有意拖延,或者极度缺乏人手。
表面上看,情况确乎如此,托马斯*安生所在的核查委员会,一共只有不到二十名软件架构、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工程师,面对“全产机”次级节点的一亿行代码,和几乎无法实时测试的运行环境,的确是两眼黑。
那么增加编制可以么;
譬如说,将委员会的规模扩大十倍,两年内完成这一切。
理论上当然可以,实际上,当委员会的专家数量扩充十倍、达到两百人之众时,其原本要着力铲除的“权限篡夺”之幽灵,几乎必定就会在委员会内出现。
即便是联邦政府管辖的机构,里面的人,就一定绝对可信,而不会在核查时暗中作梗么。
联邦的顶层,有产者,统治阶层,追逐ap、乃至于apos的最初动机,是基于内心深处对他人的不信任,幻想着通过“全产机”,彻底将“人”这一因素从生产活动中驱逐出去,进而获得百分之百忠诚的机器,得到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