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化收益率1.5%,逐渐提升到一般水平的5%,即便用最乐观的估计,十年内达到这一点,联邦的房产仍无法摆脱金融垃圾的标签。

即便对经济发展很有信心,认为十年后的房租可以让目前的房价有5%的年化收益率,那么,从投资的角度,为何不现在就将房产套现,用换到的现钞立即享有5%的无风险收益率,而要一直持有回报堪忧的不动产?

这还是按最乐观的估计,十年后,房租会增长到房价的5%,这种条件下房产仍不值得持有,那么,联邦民众仍然持有房产、甚至借债买入的直接动机,就和房租这种聊胜于无的回报毫无关联,仅仅是出于房价进一步飙升的预判,或者,就是因为联邦的锁盘,而没有办法高位套现,仅此而已。”

“按照你的归纳,方,联邦民众持有房产的唯一动机,是觉得房价还会涨。”

“正是如此。”

“但会不会还有其他的因素,譬如说,按目前的经济形势,如果央行开闸放水、放任马克贬值,房产这样的不动产就可以发挥‘抵抗通胀’的作用?

大家手里的现钞,如果不换成房产,可能就会在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化为乌有,这你想过吗。”

“货币贬值,是么?

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即便央行开闸放水、引发通胀,现钞严重贬值,房产也无法发挥抗通胀的作用。

根本问题,还是在于严重虚高的价格,这种虚高,是相对于其使用价值的判断,无论以马克、外币还是黄金计价,无非只是一个计量单位的区别,不管采用什么样的计量方式,虚高这一事实无法改变,也不会改变。

如果要规避通胀,避免损失,是将现钞换成一种当前价位相对合理的资产,还是换成一种价位严重虚高的资产更保险?”

“那么你觉得,目前,要购买什么样的资产,才能抵抗通胀。”

方然的话,引发了罗伯特*布朗的兴趣,他想听一听眼前这个年轻人的意见,说不定,能为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些思路。

“抵抗通胀,保值,增值;

如果您是在谈长期的趋势,恕我直言,这样的手段恐怕是没有的。”

看到布朗教授挑一挑眉毛,方然斟酌词句,确认这些讨论的内容没什么风险,就索性直言相告:

“甚至可以这样讲,所谓资产,本来就不是一种可靠的东西。

资产,到底是什么,无非是不用亲自劳动、就可以带来利益的凭据,房产是这样,股票是这样,其他任何资产的本质都是如此,是一旦需要利益时,无需辛劳,只要交易即可换得现钞、进一步用现钞换得吃穿住用、醉生梦死的凭据。

为了获得这样的凭据,在眼前,一个人需要先付出代价、取得现钞,再用现钞购买资产,或者直接用代价交换资产,总之,无非是付出利益而获得凭据。

期望这种凭据,在未来的某一天,可以再进行逆向的兑换。

但,眼前的利益——资产兑换,付出是实打实的,未来的资产——利益兑换,却充满了不确定性。

资产,本身不过是凭据,除规则外,没有任何力量能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任何资产的变现、变换为利益,总需要外来的力量加以保障,而当资产持有者本人并不掌握这种力量时,未来交易的那一刻,这保障是否充分,甚至,是否还存在,都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这种力量的保障,目前,是联邦政府持有的暴力来提供,那么问题就归结于,长远看来,人类社会是否会一直稳定的运行下去,能保障资产持有者的利益;

这,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我个人不表乐观,也不会奢望资产的保值增值。”

方然的话,让罗伯特*布朗稍感惊讶,他没说话,只是一边抱着咖啡杯,一边若有所思,觉得这少年似乎道出了他的直觉,这种担忧,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虽然他也多次隐约的察觉到,却没有这么透彻。

而方然的鞭辟入里,还在继续:

“归根结底,民众持有资产,总无外乎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期望低进高出、赚取差价,另一方面是期望先进后出、获得增值。

前一种交易之所以能进行,也依赖于后者,所以可将两种期望归结于一种,无非是想借资产的买进卖出,将眼前的利益‘平移’到未来,甚至在这一过程中,收获更多。

然而风险在于:

眼前的利益付出,是实打实的,未来的利益收入,则是可疑的。

试想一下,未来发生的资产——利益交易,为何可以进行,持有利益的交易者为什么会接受这样的交易,无非也是期待入手的资产,能在未来的未来继续实施这样的交易。

一环扣一环的观察下来,这,就是一个利益让渡的链条,是时间线上不同位置的人,以资产为媒介,彼此交换利益和代价,仅此而已。

这种链条的运行,一言蔽之,需要万世长存的人类世界,”

说到这里,被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