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巷道中,乃至整座基地内,除自己外也没有其他的人。

一边听机器人诵读,一边乘坐“嗡嗡”作响的电动轮椅,进入大片开阔空间,这里,是“b4”基地的某储存库,远处的灯光,隐约照出巨大门扇的轮廓,静静停放在库房里的多轴重型三用车,仿佛蛰伏的巨兽。

轮式载具,固体燃料弹体,驾驶室座位被自动控制模块取代,一切都准备就绪。

散发死亡气息的核弹,则位于一侧的维护储存室内,只待命令下达,便会由机器人在几分钟内陆续状态完毕,车队随即便可以出动。

发射车,远程导弹,热聚变弹头,一切都是理联的遗产。

弹指几十年间,包括“b4”在内的诸多战略基地,大多数都被废弃,当滨海边疆大区的武装力量进占时,库房内的载具、设施,乃至热核弹头,不少都去向未明,备件疑似被值守人员拆卸倒卖,热核装药则过期失效。

正因如此,这一座座庞大的战略基地,才未在1489年的全面核战中耗尽火力。

几百米热核弹头,得以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储藏室里沉睡,经过一系列检修、装药等环节,便顺利恢复运作。

“b4”,与其他几座战略基地,待命的热核弹头数量在数千枚之多。

至于运载工具,不论井下、还是机动平台,战略导弹的数量也接近一千五百枚,假目标更有几千具,如果尽数投掷出去,的确可以对当面之敌海峡对侧的割据势力以重击,甚至辅助psk军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但,一时的战役、甚至战略优势,并无法帮助滨海边疆大区,在残酷战争中幸存。

核武器,尽管威力依然巨大,在当今时代,却已不再是一块能捍卫自身安全的基石,男人对此心知肚明。

他只想来看看这些沉默巨兽,看一看曾辉煌理联的,最后遗产。

大战,就在顷刻,看起来滨海边疆大区的命运,即将终结,作为管理员的自己也快到了命运的尽头。

此时此刻,男人分明能感觉到,挣扎求生的念头在撺掇自己,下达命令,把所有核弹头都打出去,扔到海峡对面的敌对方头上,借以残喘,借以偷生,哪怕这会让世界的某一个角落变为地狱。

但,倘若结局一点都不变,这又有什么用。

劝降消息,措辞,干巴巴而缺少修饰,含义则传达的清楚又明白,字里行间,男人听得出来,对手完全是以“民众”为要挟,劝自己举手投降。

投降,是一种委婉的说法;

身为管理员,一旦失败便只有死路一条,男人想的很明白。

死亡,何其恐怖的字眼,曾几何时被恐吓到发不出声,现如今,身染恶疾,命不久长,男人却感觉更多了几分从容,可以坦然的去面对。

人,皆有一死,这句话未必正确,只是对曾经沧海的自己,其实也都无所谓。

置身于光线昏暗的洞库内,目之所及,是一排排暗色迷彩的大型发射车,思绪游离,男人眼前浮现出一幕幕场景,忙碌的民众,钢花飞溅的厂房,一尘不染的微电子实验室,要塞广场上那迎风飘扬的五芒星旗……

治下的滨海边疆大区,十年来,曾经是这样的景象。

但,随着海峡对岸的“天堂军”侵袭,大地易手,只有通过侦查手段,才能多少得知被占区的情形。

凭借这些零碎的情报,男人也能发觉,海峡对面的割据者与“其他人”不一样。

但这种“不一样”,究竟会到怎样的程度,是否足以

罢了,当自己别无选择,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时,徒然坐在这里进行一些无谓的猜测,还有什么意义;

该是做出抉择的时候了。

……

西历1501年2月,进攻发起前的第十七个小时,“盘古”向阿达民提交一份报告。

报告内容显示,藉由对滨海边疆大区的无线电监听,截获疑似“psk大区管理员”名义发送的讯息,提议与我方建立加密链路,传送讯息。

psk对劝降有了回应,这一动向,着实出乎方然的意料。

本身只把广播作为分化、瓦解对手的手段,批准内容时,自己根本也不报希望,如果区区一番劝说就能让管理员放下武器、束手就擒,他恐怕就会怀疑,滨海边疆大区的管理员是否心智不健全,甚或之是感情用事的鲁莽之徒。

但,既然主动权在握,姑且建立一条链路看对方说什么,也并无妨。

接到讯息后,派出若干无人机与psk接触,双方在讯息中约定的地点东西伯利亚高原某地,交换讯息,“天堂军”的机器人检查过资料,扫描并传送上交。

拿到资料,无需进一步解析,方然发现这是份措辞简洁的“邀请书”:

以滨海边疆大区管理员的口吻,请求东北太平洋大区的管理员,在方便的时间、地点,进行两人单独见面的会晤。

这种请求,第一眼看上去,方然的感觉是“骗术太过拙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