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1/2页)
章节报错
更先进、更发达,并非自吹自擂、而是客观存在的这样一个文明,却因为经济的畸形发展而陷入失业高企与消费萎靡的困境,不得不饮鸩止渴、引狼入室,最终被来自落后、不发达文明的迁徙者取而代之,这样的自取灭亡,但凡看透了真相的联邦民众,都不会无动于衷,继而,出离愤怒。
可是在方然看来,同样身为联邦人,他却觉得这过程更像“报应不爽”,而非其他。
先进,发达,这样形容身为世界霸主的联邦,究竟是否合适,如果只看联邦庞大的军队规模,和貌似强大的经济实力,的确可以这样讲。
然而拨开表象,联邦过去的经济繁荣,也无非是建立在以霸权为后盾的掠夺上:
正是联邦(以及其他“先进、发达”的国家)对世界大多数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渗透,资源掠夺,让这些国家不断失血,资源廉价贱卖,人才远走他乡,无力现代化的不发达国家,只能在贫穷落后的泥淖里绝望挣扎,甚至,将庞大的人口转变为无家可归的难民。
从这种角度讲,引进难民,甚至都算不上是“引狼入室”,而只不过是联邦出于简化抽血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考虑,将原本由落后国家工厂主们控制的“苦力”,调动到国境线内的岗位上,仅此而已。
进入联邦的迁徙者,大部分就业,都集中在联邦严重缺乏的制造业,建筑业,保全服务,业余教育和老年护理等领域。
一言蔽之,全都是那种无法远程雇佣,远程办公,只要用巨轮将产品运到港口、送到消费者手上就万事大吉的行当,这些行业的每一个岗位,都需要实打实的人就位,才能运转,于是联邦就敞开大门,吸纳难民,其实无非是顶一个冠冕堂皇的名头,从不发达国家这些“托拉斯的下属企业”抽调人力,仅此而已。
既然都是为联邦打工,只是换一个地点,本质,不会变,也无法改变。
既然如此,难民如何取代主流社会,也只是联邦霸权的报应不爽、求仁得仁,至少方然是这样认为。
虽然凭借他对it、ai的观察和理解,令罗伯特*布朗等人忧心忡忡、义愤填膺的未来,并不一定真的会发生,但反正这也无所谓,联邦的主流社会会怎样,说真的,他压根就不关心,只要社会还存在、还在运转,有管事者给生命科学的研究机构拨款即可。
至于这些管事者说什么话,穿什么衣服,放哪一首歌曲,升什么图案的旗,对他来说很重要吗,当然不。
罗伯特*布朗的愤懑,方然不全认同,当时却只能逢场作戏般的附和。
但,他在闲谈结束时的喃喃而语,却让方然本能的嗅到了一丝危险气息,他知道,这位教授见多识广,平时的活动重心也并不在生命科学,既然是酒后闲聊,彼此投机,他的预测必定有根有据,或许还相当准确。
但是……
世界大战,上一次还是几十年前的事,当今时代,真的还会发生吗。
没空为交通工具的事情烦恼,接下来的几天,方然罕见的调整了作息计划,每天花费不少时间查资料、做笔记,学习理解人类世界的武器,装备,军队规模和战争历史,看罗伯特*布朗的预测是不是靠谱。
按布朗教授的话,一场新的世界大战迫在眉睫,方然起初是这样想,然后才意识到,生命科学研究者眼中的“即将”,概念似乎与凡人不同,布朗教授的原话也并不是“大战马上就会爆发”,而是说自己和他这种年纪的人,或迟或早,都会在有生之年见证历史,亲历一场世界大战的残酷折磨。
世界大战,会干预人类世界的种间竞争,这道理很简单,无非是暴力决定一切。
但布朗教授他,为什么会认定“大战迟早爆发”呢,方然并不理解,在他看来,自从核武器出现之后,具体的讲,从西历1369年以后,世界主要强国陆续都拥有了这么一种足以彻底毁灭对手的武力,列强之间就再未爆发过大战。
虽然几十年间,局部战争此起彼伏,但对人类文明来讲,无关痛痒,远远达不到生死攸关的地步。
核武器,拥有毁灭文明的能力,却充当了盖亚和平的基石。
这似乎很讽刺。
然而从博弈论的角度,当任何一方都有能力彻底毁灭对手,又极度渴望生存时,在核攻击无法彻底摧毁对方核反击能力的前提下,最佳的策略就是“让核弹待在发射架上,随时准备发射,永远不会发射”,用核武器的强大威慑力,断绝对手抢先发动核攻击的念头,此确保自身的安全。
确保相互摧毁的恐怖平衡,不夸张地讲,是当今世界总体和平的大前提。
其他常规武力,那些在局部战争中大显神威的武器和军队,实质上,都不过是在核武器的阴影下活动。
只有核武器幕后撑腰,常规武力才能实施一些意义有限的作战行动,至于有核国家之间,对抗,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战场却集中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层面,直接爆发冲突的概率无限接近于零。
既然如此,哪怕一个强国的经济衰退到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