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晚上睡不安稳,白天就无精打采。

很多时候,唐军根本不进攻,就是在夜里弄出动静来瞎搅和,夜袭变成了夜扰。

等天亮之后,叶尔羌士兵的脑子都感觉昏昏沉沉的,策马奔驰时被风一吹,很多人都头疼地厉害。

经过连天这么折腾,战斗力自然骤降,在对阵唐军时败下阵来,也就不足为怪了。

即使在利于骑兵集群突击的平原上,由于之前的分兵战术,导致千余人的叶军队伍,主要都是轻骑兵,并不能产生出太大的突击力。

面对唐军的反攻,而且还能利用信号弹来呼唤附近的友军,叶军不但要应对正面敌人,还要防御时不时出现的敌人援军。

刚开始由于唐军完全摸不清对方的进攻方向,使得叶军各路人马进攻的非常顺利,都以为对方不过如此,不由变得轻敌起来。

随着俘虏提供的情报,以及探马不断传来的战场信息,唐军在大概十天之后,便有效利用起了这些内容,开始不断发力,进行反攻。

唐军开始时只能是被叶军牵着鼻子走,等用夜袭、伏击、围攻等战术打了几个胜仗之后,便扭转了之前的颓势,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诸将很清楚部落武装的德行,都是一群自私自利的家伙,打了胜仗便目空一切,吃了败仗便草木皆兵。

说白了就是心理承受能力极差,本着抢一把就赚了心理在打仗,比此前关内盛行的义军都不如。

义军若是如此征战,恐怕早就被狗官军给消灭干净了。

西夷能长期苟活在此地,无非是因为狗官军鞭长莫及而已。

如今,唐军就好好教训一下这些忘乎所以的蛮夷!

叶军不擅攻坚,甚至连防御得当的村子都打不下来。

外围有拒马和陷马坑,里面还有铁桶炮发射金汁。

李自成给每个村子都装备了铁桶炮,这就让守军拥有了远程火力。

村子在建造之初也想到了防御,房屋盖的很是密集,村内完全不适合骑兵冲杀。

村珉躲在犄角旮旯,用长矛、大刀、弓箭、手榴弹,都可以干掉来犯之敌。

叶军不惜代价的话,倒是可以攻陷村子。

但打下一个村子就要死伤四五十人,毫无疑问这是非常不划算的事情。

强行做了几次之后,便决定放弃这种本钱大且回报甚微的行动。

目标就是要跟敌军打野战,寄希望在野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然而唐军没有兵力优势,就基本不会在白天的旷野里跟对方进行大规模的“玩耍”。

你想打可以,但要按我的来!

等到开始飘雪了,双方还在博斯腾一带拉扯。

只不过叶军的攻势几近为零,最终被迫踏上了返程之旅。

李自成闻讯后,急忙下令各地百姓抢收庄稼,再不收的话,今年就血本无归了。

靠近村子的地方,早就被村珉们在夜里给割完了,距离较远的地头倒是没怎么动。

事关自己和全家人的肚子,还要熬过漫漫寒冬,不用大唐皇帝发话,百姓们就会自己动手。

在击退西夷之后,大唐境内的百姓,只要还能动弹的,都在顶风冒雪抢收庄稼。

此时多收获一斤粮食,以后就能让全家人多吃一顿饭。

这可是比啥也不就,干喝西北风要强多了!

战后经过统计,大唐所有庄稼减产近五成,好在能抢收一半,算是没白忙活。

此番歼灭敌人约三千,俘虏两千五百人,缴获马匹八千有余,火枪不下两千支。

己方损失大概不到两千士兵,外加大概三千百姓,算得上大胜了。

对此,李自成倒是比较满意。

若是能有狗官军的武器装备,唐军的战损比还会更高一些。

李自成此前便已经让小舅子高一功去吐鲁番,用西域战马换取关内的武器装备。

虽然数量不多,可好在弄到了些许。

包括二十门小佛郎机、一千支火枪、两千颗手榴弹和配套的弹药,那种火枪和箭矢都无法伤及的重甲都换来了两百套。

可惜的就不能大规模装备,只能下发给最为精锐的卫队。

不过正是有效利用了这批武器装备,西土大唐军队才能再次击败叶尔羌的上万骑兵。

柴时华也试过用马匹来换武器,结果收效甚微。

这货并不知道,当时的某太子即使支持李自成,也不会支持柴时华。

李自成是因为欠饷加上甩锅爹裁撤驿站才被迫走上另外一条路的,总的来说是朝廷欠他的。

柴时华是得到了军饷,走到奉旨勤王的半路,居然借口军饷不足,挑唆军下跟自己另立山头!

给你钱,你还好意思玩我?

这是某太子无法接受的!

本来流向关外的武器装备就是严格控制的,不但数量很少,而且是定向的。

每年的交易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