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的办事效率很高,七月初,第一批五百余匹战马从印度东部运抵汉达瓦底城外。

除了配备坐骑的上百骑兵之外,宋纪此番还携带了一千没马的骑兵。

目的就是采用以战养战之策,在战场缴获之后,便可上马冲锋了。

然而缅军似乎刻意不留战马给明军,在战场上缴获的健康战马屈指可数。

要么腿折了,要么中弹了,打了两仗,明军也只有三百骑兵得到了体型类似驴似的坐骑。

剩下的骑兵,就得眼巴巴地干瞅着,然后老老实实地当临时步兵来用。

这下大部分骑兵都有了坐骑,剩下的人也在不久之后便可得到战马。

最迟在年内,便有更多的骑兵从本土运抵缅甸。

一旦明军能形成步兵、骑兵、装甲兵三位一体的作战力量,在野战时,便会展现出强大的突击能力。

缺少骑兵的话,那就意味着只有火力与防御力,缺少速度优势。

眼下这不到一千骑兵只能算是解了燃眉之急,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战场态势。

按照宋纪的估计,为了消灭莽白的主力,至少需要调集五千骑兵。

若想彻底荡平其残部的话,并防备可能的偷袭,明军骑兵数量最好达到一万以上。

也就是说,光是采购战马一项的开支,就可能超过六十万两银子。

算上养马以及补充缺口的钱,总开始很轻松就翻倍了。

反正不是自己出钱,宋纪也就无所谓了……

从印度运马的时间很短,但买马的时间相对会很长。

因为卖家不会为了崇祯皇帝进攻缅甸,特意准备数千匹战马来销售。

郑成功估计要达到五千匹的采购数量,至少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再等俩月?

也只能这样了!

崇祯很想趁着王师士气正旺之际,让宋纪率部迅速北上追击莽白的残部。

可惜相比莽白的骑兵部队,宋纪部没马不说是寸步难行,也差不太多了。

人家打不过就跑,你就瞪眼追不上。

明军在战场上所取得的优势无法转化为胜势,更变不成战利品。

郑成功的意思就是利用缅甸雨季河水暴涨,让舰队开进伊洛瓦底江与锡当河,从而彻底收复南部地区。

待数月之后,缅甸旱季来临后,届时从印度购买的战马也会到位,便可利用骑兵发动新一轮的进攻了。

崇祯对这个不那么迅猛但很实际的办法也比较认可,在征求过诸将的意思之后便同意了。

郑成功率三个陆战旅及自家舰队进攻伊洛瓦底江流域,张明振率三个旅进攻锡当河流域。

宋纪留三个旅驻防已经占领的汉达瓦底城,自己带着四个旅继续沿勃固河向上游推进。

不求速胜,但求不败。

此番就是只要稳扎稳打,只要王师各部的主将不犯低级错误,缅军就很难有可乘之机。

经过两次较量,大家都知道当地蛮夷阵战根本不是王师的对手。

夜晚警惕一些,固守营地的话,蛮夷想夜袭得手的几率也不大。

考虑到缅甸不小的面积,崇祯此前也知道在短时间内收复该地的希望并不大。

眼下攻占了莽白的都城,打跑了莽白,王师又两次取胜,自身损失无几,算是比较成功的伊始阶段了。

眼下最大的问题并非莽白那厮,而是当地的湿热气候让远道而来的王师将士极度不适应。

尽管所部人马大部分都是南方人,已经算是很耐热了,可缅甸南部的气候比江南一带的夏天还要湿热得多。

想打胜仗,又想舒服,那就必须在海边或者河边才行。

郑成功此前的建议,就考虑到这一点。

哪怕郑军以福建人为主,都扛不住当地的湿热与蚊虫。

郑成功已经遣人迅速返回厦门,想方设法采购两百套冰箱。

每套冰箱就是包括发电机的,不然光有冰箱,那就是个摆设了。

普通士兵每百人一套,余下给将领和各级军官们配备。

这样一来,士兵们可以天天吃到冰棍,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

否则还有三四个月的高温天气,所部将士不用打仗,光中暑就彻底完蛋了。

崇祯也见识到了缅甸的夏季有多么可怕,也遣人返回本土去置办冰箱的事情。

毫不夸张地说,在缅甸这边,一百根冰棍加起来比一匹战马都值钱!

郑成功与崇祯派回去的人前脚刚走,后脚某新皇派来的人就到了。

来者别无他意,就是来给王师送冰箱和发电机的。

某新皇给自己的门徒准备了一百套,给甩锅爹送来三百套。

觉得还不够的话,那就花钱采购吧。

这四百套都是免费的,算是某新皇对征缅王师将士的一片心意。

作为大明王师,征讨莽白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