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分析报告(第1/2页)
章节报错
分析报告
结果证明,指数投资战胜了95%的主动投资者,然而——大奖章基金的量化投资,则是无论牛市还是熊市,都是超过指数。然后,跟收费廉价的先锋基金公司相反,大奖章不仅仅收取5%的管理费,而且,盈利的部分40%要提成给其管理团队……当然,这是人家凭本事抢钱,
简单说——大奖章基是金融投机行业的阿尔法狗。
这些没卵用的财务人员,当然,暂时还未有谁表现出西蒙斯大神的水平。
而且,刘家也只会把他们的建议当作参考,而不会被这些人牵着鼻子走。
比如,这些专业人士给出一堆的分析文章,看涨港元的理由1、2、3,看跌港元的理由1、2、3……
估计每个写报告的都准备两份稿子,根据市场未来的表现,选择拿出不同的稿子。
刘家目前也就看看这些报告,跟他们记忆中的信息对比,避免自己有些细节不知道。
用了十多个小时消化这些资料之后,刘淼的感觉是:
“原来是这样,其实,我早就知道了,而且知道的比你们还多。”
虽然如此,这些参考资料,还是给刘淼不少的帮助。
香江发行货币,早期不过是港英殖民政府为了殖民地商人更方便的结算,与此同时,铸币权也能带来额外的财政收入,早期港府卖地赚不到几个钱的情况下,铸币权则成为支持其财政的重要支柱。
而从60年代开始,拍卖土地逐渐成为港府主要财源。本质上,港英政府不愿意放手,也正是因为香江拍卖土地所衍生的各种利益。所以,不能直接把香江财政的收入拿到伦敦去,但却通过金融、基建和各种订单的方式,以及大量优质地产持有在英资财团,其收租和卖掉涨价万倍的地产,即可兑现其殖民收益。
而渣打、汇丰两大主要发钞银行,一开始就是亦官亦商,既有准央行的地位,发钞本身并不能直接赚取利润,但却因为获得了信用,增强了信用之后,自然能够获得更多存款,以及放出更多的贷款。
以香江当地政府的信用,当然是发行不了货币,即使发行了,信用未必能超过津巴布韦货币。所以,港币长期以来是以联系汇率制度发行。
一开始港元是以英镑作为保证金发行,汇率跟英镑固定。然而,70年代英镑持续贬值,港元跟英镑的联系汇率让很多持有港币的商人损失惨重,并且,影响了香江正常的货币结算,而且,英镑逐渐退出了国际主流的结算货币,米元才是市场上最容易被接受的货币。
所以,70年代的港元一度实行跟米元联系汇率制度,72年港币跟英镑汇率脱钩,宣布跟米元捆绑,宣布1米元兑换5.65港元这个固定汇率。
不过,在74年米元宣布与黄金脱钩,米元的汇率显然会不会像过去那么稳定了。
其后,港府宣布港元跟米元脱钩,港元逐渐成为其中浮动汇率制的信用货币,不再跟其他货币捆绑,靠着信用来发行,发钞行和香江大量的金融机构,自然可以发行更多的本地钞票,放出更多的贷款。
这也导致了70年代香江本地经济突然加速上扬,尤其是地产、金融等等行业,收益最多。
随着港币跟米元、英镑等等主权货币脱钩,港元的价值则是取决于人们对于香江前途的信心。
信用动摇,投资者则纷纷抛售港元,并且拒绝接受港元作为结算货币,那么……不仅仅香江金融行业会遭到重创,而且,整个香江经济都会严重受挫!
港元汇率的波动,即使内地的企业依然还顾全所谓“政治大局”,而继续接受港币作为人民币和其他货币交易的中间货币,让香江继续分享到资金和货物从自己手中中转所带来的佣金收入。
但是,米国、东瀛甚至英国的资本,可是都是理直气壮的暂停收港元!
外资机构拒绝接受港元,这对港元的重创,相当于的核弹。
简单说,港币跟米元脱钩之处,汇率是1米元兑换5港元,用了近8年时间,比当初超发了几十倍的港元货币投放到市场,也不过是造成港币汇率稍微贬值到了1米元兑换6港元的程度。
但是,82年zY谈判失利之后,长期人心浮动,也造成了港元汇率持续的下跌,到了9月份,港元汇率首次跌破1米元兑7港元。
而且,汇率下跌如尿崩一般止不住,为了应对港元下跌压力,83年9月8日,香江银行公会宣布自次日起,将存款利率上调1.5%,也就是储户一年期存款上升到7%年利率。实际上,这几年为了刺激香江楼市和股市的萎靡不振,存贷款利率出现了几次下调。相对于,80年巅峰时期,一年期存款高于18%利率,存款利率达12%以上。目前,香江的存款利率降低至6%,已算是几年来最低的利率水平。
至于,银行集体提升存款储蓄利率,也不过是为了提升储户对于港元的信心,与此同时,也是避免自身被恐慌的储户挤兑。
要知道,从74年港元跟米元脱钩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