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人生,不过如此(第1/2页)
章节报错
黑森林又名黑森山,它的版图横跨160公里,是此地最大的森林山脉,北起普福尔茨海姆,南下德国与苏黎世的边界,中间坐落着各种有意思的小镇,由无数蜿蜒的盘山公路所连接。
驶在山间,满眼皆绿。
彭渤拿出手里的相机,不断地按下快门。因为在黑森山,值得记录的美好有太多太多了,无论是景还是人。
站在山林里大口得呼吸着新鲜空气,水流冲击在石头上,弥漫在空气中,在阳光下幻化成小彩虹,不能更清新了。
“这里,以前来过吗?”苏菲玛索戴着一顶宽边的大沿草帽,很时尚,也休闲。
“没有。”彭渤老老实实答道。
“这里是座森林城市……”一路上,苏菲玛索就象旅游一般,介绍着这个城市,它在彭渤心目中渐渐清晰起来。
他俩此行是来听一场音乐会,确切地说,是彭渤陪苏菲玛索来听音乐会。
可能因为他们是从法德边境的森林地区入境,也可能因为入境时已是晚上六点多,他们并没有遇到德国的边境检查,看到路边的旗帜上面写着德国的标语才知道自己的进入德国国界了。
这是一座森林里的剧场。
整座城市本身就环抱在广袤的自然森林之中,空气中的含氧量很高,而这里更让人感到无比惬意和舒适。
他看到,不象电视上转播的维也纳音乐会一样,个个西装革履、正襟危坐,这里的同志们非常的随意。
人们带着毛毯、野餐盒来到这里,或躺或坐在剧场中,不,是或躺或坐在森林里。
夕阳,森林,毛毯,野餐,这里改变了彭渤对音乐会的定义,也改变了他对城市的定义。
“古斯塔夫杜达梅尔,今晚他会来指挥。”苏菲玛索舒服地躺在毯子上,以手支头,金黄色的阳光洒在她身上,雪白的皮肤上幻化出迷人的光晕。
哦,世界上最年轻的指挥大师。
其实,谁指挥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很惬意,真的很惬意,让彭渤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当夕阳洒下最后的金黄,当河流在晚霞中流波,音乐会,终于在森林中的鸟鸣虫语中拉开了帷幕,当你呼吸着带有芳草甜味的湿润空气,在此聆听着每个音符的欣喜悦动——
人生啊,不过如此。
周边的人们,表情都很欢快,身着短衫短裤的金发男女,不时吻在了一起,喝着红酒的朋友,不时觥筹交错,兴致深处,人们载歌载舞,打了起拍子,鼓起了巴掌。
一团火,在苏菲玛索手掌中慢慢燃烧起来。
这是一枝小小的蜡烛。
放眼望去,整个森林剧场里全是星星点点的蜡烛,与天上繁星遥相呼应。
红酒,烛光,音乐,竟是这样合而为一,不,还有森林中的鸟鸣虫叫和湿润清新的空气。
人生,不过如此。
彭渤又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他看看苏菲玛索,苏菲玛索眼睛微闭,似乎很是舒服,也很是享受。
虽然是森林剧场,但是音乐的质感很好,但现场的气氛却丝毫也不亚于在室内音乐厅聆听音乐。
悠扬的音乐在瓦尔德尼森林上空回荡,当每首乐曲结束时,马上响起热情而慷慨的掌声。
这就是生活,所以要热爱生活!
彭渤很放松,也很投入,他时而鼓掌,时而晃动,整个剧场中掀起阵阵人浪,热烈、欢快的场面感染了每一个人。
夜色更深,有人开始放起一束束小烟花,在这里,并不象国内那样大开大放的礼花,而是小小的,小小的,就好像夜空中的繁星,晶莹闪烁,让火焰和音符一起跳动,共同起舞。
“最后一首了。”
烛光烟花中,苏菲玛索的眸子晶莹剔透,荡漾着神采,她轻轻地坐起来,靠近彭渤,又轻轻地躺在了彭渤的腿上。
在这个异国他乡,在这个音乐的夜晚,彭渤感觉到了柔软,却又感觉到心底象这柏林的空气一样纯净。
音乐响起。
台上那个一头狮子样头发的年轻指挥家几近癫狂,全场观众的情绪也被带到热烈的顶点。
口哨声,欢呼声,鼓掌声响彻了整个森林剧场。
全场观众起立,随着激荡的音符和跳跃的节奏,或吹口哨、或击掌节拍、或欢呼雀跃、或摇摆舞蹈。
台上的音乐家也个个喜笑颜开,演奏动作幅度越来越大。
苏菲玛索慢慢站了起来,彭渤也站了起来,很快,那纤细的腰肢就尽在掌握。
彭渤一边尽情地搂着苏菲玛索起舞,一边兴奋地吹着口哨,对,就是口哨,口哨声声,它跨越了国界,在这个国度它并不是轻佻的代名词,而是欢快的象征,高兴的符号。
苏菲玛索突然停下了脚步,身子就自然地停靠在了彭渤的身上,随着音乐的节奏不断摇摆着。
舒畅,放松,痛快……..
他轻轻地握住苏菲玛索的手,苏菲玛索没有拒绝,下意识地又倒在彭渤的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