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遗憾的是,赵虞暂时还没有获悉山东那边战况的渠道——虽然他提前派了徐奋去打探消息,但目前还未收到徐奋送来的消息。

而他另一拨眼线,即郑罗的‘赵氏死士’,目前则在彭城一带替赵虞关注着韩晫、王谡与赵寅、陈勖等人的战况,无暇前往山东打探消息。

眼下赵虞唯一能得到山东战况的消息渠道,便是与陈太师、与薛敖的书信。

想到这里,赵虞决定给陈太师与薛敖写一封回信,借感谢陈太师与薛敖在率军打仗之际仍关注着他一事,旁敲侧击询问一下山东那边的战况。

没有别的什么目的,纯粹就是问问那边的战况,毕竟赵虞暂时也做不了什么,除非他立刻高举反旗,响应江东义师。

但说实话,这跟自杀没什么区别。

挥笔疾书,赵虞很快就写了一封回信,旋即吩咐何顺唤来了在他山寨内歇息的几名太原骑兵——陈太师与薛敖的那封书信,便是这几名太原骑兵日夜兼程送来的。

“麻烦几位将这封回信送至太师与薛将军处。”

再次见到那几名太原骑兵时,赵虞掏出了回信,客气地嘱咐道。

听闻此言,为首一名太原骑兵信誓旦旦地保证道:“请周都尉放心,我等一定尽快回到军中,将都尉的信送至太师与将军手中。”

这几名太原骑兵对赵虞也十分恭敬,一来他们也都知道赵虞与陈太师、薛敖的关系,二来,赵虞也没亏待他们,昨日好酒好菜招待他们不说,还赠送了他们许多盘缠与一大包肉干,给他们路上使用。

这份厚待,几名太原骑兵自然心中有数。

片刻后,待这几名太原骑兵带着赵虞的回信启程出发,邺城侯世子李奉闻讯而来。

相比较赵虞复杂的心情,这位世子的心情十分高兴。

就连李奉也没想到,远在山东的陈太师竟然也得知了他妹妹祥瑞公主的事,写信向面前这位周都尉询问究竟——虽然他也明白那位老太师在意的未必是他妹妹祥瑞,而是眼前这位周都尉,但他依旧暗暗欣喜。

在他看来,有陈太师暗中关注此事,他妹妹这桩事无疑是妥了。

“接下来,就是那位天使了……”

他笑着对赵虞说道。

赵虞微微点了点头。

三日后,李奉口中的天使便抵达了昆阳。

那是一位叫做张维的御史,赵虞当然没有听说过,但李奉却知道此人。

他对赵虞说道:“这位张御史,愚兄略有耳闻。听说此人刚正,又与太师交善,曾多次弹劾王太师,乃是朝中的‘清党’……”

“清党?”赵虞开玩笑说道:“莫非还有‘浊党’么?”

没想到李奉却认真地回道:“王太师一党,即是浊党。”

赵虞摇头失笑。

平心而论,对于朝中所谓的‘清党’、‘浊党’,赵虞并不是很感兴趣。

毕竟在他的认知中,朝中的清浊之别,无非就是派系之争罢了。

虽说清党大多是由正直、廉明的臣子构成,但正直、廉明的官员未必就能治理好国家;相反,浊党大多指的是贪官、妄臣,可贪官、妄臣难道就没有治理国家与地方的才能么?

人的品德,与其所具有的才能,其实并不挂钩,更何况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朝廷亦是如此,不说其他人,哪怕是历朝历代的天子,再贤明的天子,也不会任由清党把持朝廷,两相制衡才是帝王之术。

所以说,什么清党、浊党,实则是帝王故意放纵的结果,无益于国家,只有助于君主驾驭臣子,十分无聊。

当然,虽然话是这么说,但得知此番前来御史张维与陈太师交善,赵虞还是颇为高兴,至少他不必担心这位御史不如实上报。

当日,赵虞与李奉再次前往昆阳县,于城东迎接那位张御史。

据赵虞目测,那位叫做张维的御史大概四十岁上下,宽面短须,目光炯炯,神色间确实透露出一股正气。

似这等人,若非大忠大善,便是大奸大恶。

但既然这位张御史与陈太师交好,赵虞相信肯定是前者,毕竟以陈太师的阅历与眼力,不至于看走了眼——虽然赵虞自认为那位老太师看错了他。

“张御史。”

“世子、周都尉。”

待双方简单寒暄几句后,赵虞与李奉便将这位张御史请入了城内,在前几日宴请虎贲中郎金勋的白记酒楼,宴请了这位朝中御史,以及其随从。

半个时辰后,在白记酒楼的雅房内,御史张维看着面前满桌的酒菜,笑着对赵虞道:“承蒙周都尉盛情款待,在下感激不尽,不过饮酒之前,且容在下先办了正事……”

说罢,他便询问起了祥瑞公主遇袭一事。

于是,赵虞便将当日对虎贲中郎金勋说过的那番说辞,再次告诉了这位张御史。

跟上次一样,虽然他没有指名道姓,但言语之间,他非但暗示了袭击公主的凶手乃至宫内司巡蔡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