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他对赵虞说道:“昨日我与祥瑞交谈了一番,据舍妹所言,试图加害她性命的人,叫做蔡铮,此人或乃太子的人,或乃三皇子的人,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见终于说到正题,赵虞抖擞精神,顺着李奉的话正色说道:“此事我亦不甚了解,此乃杨定所透露……”

说着,他便将当日发生在那间哨屋的事告诉了李奉,他甚至没有省略杨定识破祥瑞公主在密室的那部分。

李奉平静地听完赵虞的讲述,旋即淡淡笑道:“这个杨定,倒也狡猾,见势不妙便抛弃了那蔡铮,还故意透露了那蔡铮的底细……不过他明知祥瑞在侧,却还要说那些伤人的话,着实让我有些愤慨。”

赵虞惊讶问道:“世子似乎对那杨定有什么成见?”

李奉摇摇头说道:“也谈不上什么成见,我甚至都未与他打过照面。……无非就是从旁人口中得知舍妹曾经仰慕这位昔日的‘邯郸神童’,我便特地派人去打探了一番……祥瑞与这样的人断了来往,也好。”

见此,赵虞愈发好奇了,忍不住问道:“我观世子,似乎对那杨定成见不小啊,既然如此,此前为何不劝阻呢?”

“劝阻?”

李奉苦笑着摇了摇头,解释道:“昨日下午,想必周都尉也看出来了,祥瑞虽然尊我为兄长,但其实与我并不亲近……”

赵虞点了点头,奇怪问道:“这是为何?”

“因为她出生后不久,大概七八个月大的时候,就被陛下派人带入了王宫……”抿了一口茶水,李奉继续说道:“随后那些年,祥瑞便一直住在宫内,逢年过节亦不归家,想要见她一面……”

他摇了摇头,微微叹了口气。

“并不容易?”赵虞猜测着问道。

李奉闻言看了一眼赵虞,摇摇头解释道:“不容易那倒不至于,家父亦是皇子,无论是进宫觐见陛下,亦或是探望舍妹,倒也不会有什么阻碍,只是……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猜忌,某些人的猜忌。”

“比如太子?”赵虞试探道。

“呵呵。”李奉笑了两声,既不承认亦不纠正,算是默认了。

此时赵虞才明白,为何馨宫女在祥瑞公主身边伺候了将近一年,却不曾见过眼前这位邺城侯世子。

很显然,邺城侯一家为了避免遭到太子或三皇子的猜忌,尽量减少了进宫的次数,无论是觐见天子,亦或是探望自家女儿、自家妹妹。

想到这里,赵虞便皱起了眉头。

要知道,此前他可是打算着借祥瑞公主这条线搭上邺城侯一家,然后再借邺城侯李梁介入王室的内争,通过扳倒太子以及那位三皇子而令晋国陷入混乱,可如今一瞧,邺城侯一家似乎被太子压得死死的,那他的谋算岂不是成了泡影?

『真的要投奔太子与三皇子么?』

赵虞再次皱了皱眉。

投奔邺城侯一方,他有前置优势,即他搭救了祥瑞公主,且那位公主虽然称他为大恶人,但内心深处还是对他报以信赖,这份来自公主的信赖,就决定他能跻身于邺城侯一方的核心层。

可投奔太子与三皇子,他却没有这样的优势。

虽说他地位不低,既是颍川都尉又是陈太师的义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跻身于太子一方或三皇子一方的核心决策层,更别说他还刚刚挫败了这两位殿下想要趁机铲除祥瑞公主的阴谋——若非他后台硬,那两位殿下估计不敢动他,说不定赵虞就得考虑一下后事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挽回的余地,只要赵虞与蔡铮合作,通过某些手段除掉那位公主即可,但他并不想那样做。

毕竟他觉得,那个蠢公主‘罪不至死’,还未令人憎恶到不惜杀掉的地步。

相反,那位公主近段时间的表现,反而让赵虞有所改观了。

『……这么说,只能投奔那位三皇子了么?』

赵虞皱着眉头沉思着。

然而就在这时,他忽然听到了李奉的唤声:“周都尉?周都尉?”

“啊?”

赵虞这才回过神来,歉意说道:“在下一时走神了,实在抱歉,不知世子方才说了什么?”

李奉也不见怪,待轻笑两声后,看似颇有深意地对赵虞说道:“我还以为周都尉在头疼如何向陛下回覆此事呢……”

“回覆?”赵虞心下微微一动,但却故作不知地问道:“什么回覆?”

李奉脸上露出几许古怪的神色,颇有深意地说道:“如我方才所言,舍妹虽然顽皮,但却是陛下最宠爱的孙辈,既现如今祥瑞在贵郡遇袭,陛下日后自然会派御史追查……介时,周都尉的证言,可是相当关键的。”

『他想让我作证?』

赵虞不禁有些惊讶。

毫无疑问,倘若赵虞在公主遇袭这件事上作证,就势必会得罪太子与三皇子,甚至从而被那两位殿下打上‘邺城侯一方’的标签,就此被卷入王室内争的漩涡,但相比较此事,赵虞更惊讶的是,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