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乐城的校场上,人头攒动。

十多张桌子,每张桌子配两个军中文书,一个坐在桌旁,拿着笔和册子负责登记,一个站在一侧,拿着小秤,称量着银子。

大军出征,自然不可能带上家属,古往今来,出征带上家属的,基本就不算是军队,而算是……流寇。

此处校场上,分发的是这次军功赏赐。

斩首得几何,功勋算几何,定功算几何,都会得到相应的筹算。

这里面的筹算方法很是复杂,虽然敌人首级是硬道理,但也有不少时候,根本就打不了可以从容割首级的仗,也有一些兵种,很难冲到前头去争夺首级,所以在保证不打击军士积极性的基础上,另外还制定了一套奖励方案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其实相类似的做法,燕国各支军队中都有,但做得如此细致如此精细且能够让大部分人军士都没有怨言并不觉得不公平的,也就只有盛乐军这一家。

当然,这里面有四娘的功劳,制定一个完善的“考核标准”,对四娘来说,并不算什么太难的事儿。

此时,校场上的这些盛乐百姓,基本都是军户,是来这里领取赏银。

有些人,还需要领伤残银,根据伤残等级严重程度,进行补贴。

日后还能再做点事儿的,补贴就会少一点儿,日后若是基本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则会多一些,且每个月还会有一笔钱粮进来维持家里生活。

而战死的抚恤银,则并不在这里发放。

让那些闻到噩耗的家属过来一边领银钱一边看其他家属的笑脸,实在是一种伤害,所以,战死者的抚恤银,则由将军府派专人挨家挨户地去送。

同时,还会附带上一些馒头、腊肉、黄酒、纸钱以及白布,

因为在闻得噩耗后,家里还得治丧。

送这些东西的将军府里的人,同时得重新记录这户人家的实际情况以方便日后进行帮扶。

瞎子此时正站在城墙上,在其身前下方,则是校场。

他闭着眼,

正做倾听状。

手里拿着酒嚢的阿铭走了过来,道:

“在听什么呢?”

“哗啦啦………”

瞎子双手放在身前,做波浪状。

“什么?”

“嘘,你听,这是银子如同流水一般流出去的声响。”

“哦,是在这儿心疼啊。”

名单,是阿铭带回来的,其实,在守城时,就每日都在做了,战事结束,各方面统计也就做好了。

守城那些日子的每个晚上,都会有专人去负责统计,其实,没必要这么着急,但这确实是维系军心士气的一种极好手段。

要让那些士卒们清楚地知道和感受到,他们战死了,将军府会为他们的孤儿老小负责,伤残者,也有抚恤和安置。

瞎子摇摇头,感慨道:“可不是得心疼么,到底是这般多的银钱。”

养兵,是真的费钱。

尤其是脱产兵,更是费钱得一塌糊涂。

“反正这次打仗,财货也不少的。”

奉新城被洗劫一空,雪海关那儿,还劫存了一批野人没来得及运输出去的财货,其实数目也不少,只不过当初守城时只在乎粮草,没怎么在意那些玩意儿罢了。

在阿铭看来,覆盖掉这次出征的花销和善后,那是绰绰有余。

当然了,朝廷也会有抚恤和赏赐下来,但朝廷的那些,自然比不得盛乐军自己的标准。

“不过,我倒是很好奇,咱军中确实有不少士卒成家了的,但也有不少光棍儿吧,连光棍儿的抚恤银也得给?”

乱世之中,自己吃饱全家不饿也是一种“主流”。

在阿铭看来,这些光棍儿兵的抚恤银,也就不用发了呗。

“出征前,每个士卒都得登记一个名字,以方便自己战死后将军府送出抚恤,不少光棍儿填的是红帐子里的姑娘。”

“哟,这还真感人。”

“没有家人也没有相好的,则其抚恤银会留存义学之中,以资助一个孩童的成长,那孩子,会收留其牌位,改他的姓。”

三晋之地,几番大战下来,孤儿,那真是不少,真的很好找。

听到这个,阿铭不由得喝了一口酒,道:

“四娘也是有心了。”

怪不得,在盛乐城守城时,一个受伤将死的甲士最后笑着说:笑屁,老子也有后的。等老子死后,也有个小王八犊子给老子烧纸钱哩!

瞎子伸了个懒腰,

道:

“想养精锐,就得舍得砸钱,且砸钱还只是第一步,同时也得形成属于咱们自己的军事政治文化氛围,增强凝聚力。

每一条,每一道,都不容易啊。”

别的燕国军头养兵,其实也都挺上心的,但绝对没有盛乐城这边高,因为魔王们想要的是一支随时都能帮郑将军“黄袍加身”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