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引起别人诧异。

旁的不说,顾元白单从棋面上看,就看出孔奕林这性子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战场都不合适,他太过剑走偏锋,这不可行。

但孔奕林的实才却不能放着不用……顾元白忽的想起来了监察处。

相比起褚卫来,孔奕林真的是太适合监察处不过了,而监察处,本来就是在刀锋上行走的暗中监督机构。

只是孔奕林的忠诚度,和对大恒朝的态度,这些还有待商榷。

顾元白放下棋子起身,褚卫和孔奕林候在他身后,等将圣上送出去了之后,两人还站在不远处看着圣上的背影。

圣上上了马车,车帘快要落下,孔奕林忽而动了起来。他撩起袍脚,大步朝着圣上的马车跑去,侍卫伸出刀剑将他拦在不远处,孔奕林大声道:“圣上!臣有事上奏!”

顾元白眉头一皱,掀开车帘道:“让他过来。”

孔奕林大步跑了过来,他呼吸粗重,跟一座山一样在顾元白面前挡下了层层阴影。

他很激动,甚至敢抬起这双眼睛来了,这样的激动,让平日里的低调和沉稳彻底滚到了一边:“圣上……”

孔奕林看起来很紧张,喉结都上下动了动。顾元白以为他会紧张得说不出来话时,他却坚定地道:“不瞒圣上,臣身上流有西夏人的鲜血。”

顾元白一愣,随即面色从容道:“朕知道。”

孔奕林抿了抿唇,低声道:“圣上放心臣待在朝中吗?”

顾元白不悦地反问:“朕难道还没有唐朝时候的容人肚量吗?”

唐长安城,那时堪称全世界第一国际性的大都市,开放而包容,许多外国人都在唐朝留学、做官,入唐朝为官的,光五品以上就有百余人。

顾元白把孔奕林放在榜眼,除了成全褚卫的三元好名声外,还考虑了许多。

一是为了堵住朝中某些迂腐保守的官员和读书人的嘴,二是他不清楚原著当中孔奕林造反的原因是因为殿试被罢黜还是还夹杂着对大恒的恨,吓一吓孔奕林,再给他一个希望,这个希望还要留有让他知道自己该努力,努力就会上前的一步距离,三是孔奕林身负西夏血统,在此情况下策论仍然锋利,反而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顾元白自然不舒服一个会造反的人,但他是帝王,哪怕是刘邦站在他的面前,顾元白也不会对其高看或者低看一眼,在他眼中,即便大恒朝并不存在历史当中,但以往的千古名君站在顾元白的面前,也不过是一个平起平坐。

一切还没发生前,只要在他的朝代,在大恒的国土上,都是他的子民。

于是顾元白克服了心中的疙瘩,将孔奕林点到了第二。

压一压,需要压一压。

孔奕林听到顾元白的这句话,胸腔之内竟然涌出一股难以言说的酸涩,他沉声道:“圣上,臣在两年前曾去过西夏一趟,在西夏的边陲地方,发现了一种奇怪的花。”

顾元白左眼跳了一下,“什么花?”

“白棉花,”孔奕林低声道,“那边的人们叫这花为白棉花,臣途径那处时曾盖住白棉花填絮的被子,比填充植物枯草保暖的多,也轻便的多。更重要的是……”

他顿了顿,道:“这白棉花应当很好养殖,臣途径的那处边陲,白棉花就占了一片广地。一亩似乎就能达到许多产量。”

顾元白心道,怎么什么好事都被我给遇见了。

他倏地笑开了,高兴地重重拍了拍孔奕林的肩膀,哈哈大笑了几声,欣慰极了道:“孔卿,既然如此,那种子何在?”

在没有棉花以前,富人取暖的方式百种不一,而穷人却只能拿柳絮和芦花和植物枯草填充衣物,拿着丝麻往身上套。棉花在宋朝开始种植,但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直到泥腿子皇帝朱元璋登上了皇位,他是穷人,他知道冷是什么滋味,才大力广推棉花种植,解决了百姓的寒冷问题。

如今,这个白棉花,就是那时的棉花吗?

孔奕林没想到圣上这么轻易就相信他所说的话了,一时有些反应不及,愣愣道:“种子还放在臣家中。”

顾元白点了点头,朗声笑道:“若是孔卿所言如实,这白棉花就能解决天下人的寒冷问题,朕会大力支持,也会记下孔卿的功劳。若是真有那日,孔卿,你便救了许多人的命。”

孔奕林提袍的手抖了下,低着头道:“臣当不得圣上所言。”

“朕说你当得就当得,”顾元白不容反驳地道,“孔卿何必如此自谦?”

孔奕林沉默良久,然后退后一步,撩袍跪地,朝着顾元白行了一个大礼。

这一礼,是备受欺辱后被压塌的脊梁重新挺起的礼,是对圣上的礼。

孔奕林曾被逼着出了大恒,前往西夏。可西夏人也不认他,他在西夏举目无亲,也不适应西夏的语言、文化,在边陲看到这白棉花时,就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所以他来考了会试,如果他考上了,那么他想向大恒的皇帝献上这样的东西。如果他没考上,那么就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