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巨头和海鲜巨头,只不过是给天玑农牧公司新增加的两个头衔而已,之前他们的牛肉和羊肉产值规模,也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巨头。

今年虽然受到了一些国际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的营业额有所下降,在加上高品质牛肉和羊肉业务也逐渐的转向国内,价格比国外卖的相对便宜。

但是两项加起来,销售收入还是达到了万亿元左右,再加上今年快速扩张的普通肉类养殖业,总体规模还是超过了两万亿元。

普通肉制品市场的规模不像海鲜产品那样容易扩张,扩大产能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特别是牛和羊等繁殖能力较弱的牲畜,想要扩产需要好几年的功夫。

这就导致我国的肉制品供应有点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年销售收入也就受到了限制,这方面的年销售额也才2000亿元左右。

别看总量也算是不少,如果按照人均的话,没人每年也就消耗200多块钱,这样的话,就算不上太多了。

当然,全国的肉制品提供商不仅仅只有天玑农牧公司,还有其他一些养殖户,只是他们加起来的产量也赶不上天玑农牧公司一家。

能够做到这个规模,还是前几年持续不断地投入的结果,没有之前的持续投入,哪有今年的成绩,就算是如此,国内的肉制品供应也只是基本上满足需求而已。

特别是今年开始,工资涨幅直接翻了一倍还有余,民众手里有钱除了购买自己喜欢的工业品之外,就是在食品上的消费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目前还没有民众觉得吃肉是不健康的,之前大家都是穷惯了,想要吃肉还吃不到,现在手里有钱了,自然肉制品购买的量出现了大幅度的提高。

现在天玑农牧公司正在积极的扩展,希望能够将产能在明年翻一倍,其实今年相较于去年也翻了一倍。

只是就算是如此,还是无法足量满足全国百姓的需求,因为今年的薪水涨的实在是太快了,让百姓在餐桌上的肉类消费数量增加的非常快。

除了天玑农牧公司在牲畜养殖业上面加速扩张之外,中储粮为代表的的国有农业企业也开始在这方面布局。

之前他们在这方面的业务基本上是没有的,现在手上粮食足够了,他们也想要涉足这方面的业务,当然,也有可能是不想让天玑农业公司垄断该领域。

虽然很多产业是不禁止民企参与,但是如果民企的影响力太大的话,例如天玑农业公司这样的,就需要预防一下,特别是涉及到百姓的餐桌问题,更需要谨慎小心一些。

不过就算是中储粮为代表的国企拼命的发展这方面的业务,天玑农牧公司也有信心占据着绝对的市场份额,做到行业领先者的位置。

一是他们已经在这方面耕耘了好几年,已经形成了一套先进的现代化养殖技术,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虽然这些先进的现代化养殖和管理技术不会独家享有,如果国企过来学习,肯定也会倾囊销售,不会敝帚自珍的。

但是他们目前的规模太小了,就算是技术和资本没有问题,想要扩大到一定的规模,也是需要花费很大的时间。

而且市场大部分都被天玑农牧公司所占据,他们只能是争取增量市场,如果不管不顾的话,会造成产能浪费,不仅赚不到钱,反而可能会亏钱,导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所以从这方面来看,到时候整个市场的划分会维持一定的比例,天玑农业公司当然希望占据的比例越高越好,但是还是有底线的,最低也要占据市场的6成以上。

也就是说,如果低于市场份额的6成,那就意味着要采取价格战来争夺市场了,别看国企好像花费的是国家的钱,资本更加雄厚。

其实不然,天玑农牧公司体量实在是太大了,面对这些国企根本就不憷,一旦开启价格战,萎缩的肯定是国企。

当然,这是最坏的结果,毕竟天玑农牧公司不会无限制退让的,逼不得已,只能是采取最原始的竞争手段了。

只是这种方式估计很难实施,最后很可能就是大家坐下来,商讨一个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方案,既要保证百姓的利益,又能够符合双方的利益。

二是天玑农牧公司在牲畜品种培育上面具有技术优势,虽然这个优势大部分来自于青农生物实验室,但是毕竟是兄弟单位,许多事情好商量。

这样的话,在产品品质上面就要优于其他企业,自然价格也可以卖的高一点,利润率比起其他企业要高很多,这是针对高品质产品而言的。

而普通的产品,则是讲究成本,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自然是成本越低越好,而降低成本主要有两个方面来决定。

抛开管理成本等外界因素的影响,降低成本其实就是单位粮食能够增加的肉类产量,同时还需要缩短时间周期。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可以从饲料方面着手,另一方面则是从牲畜的品种培育着手,如果两方面都能够做好,那就更好了。

说实话,像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