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在白马寺主持的陪同下一起走进了这座中国第一座伽蓝。

清凉台,摄摩腾、竺法兰二位高僧当年译经之地。

金庸先生所著《鹿鼎记》中的《四十二章经》正是摄、竺二僧于此处翻译而成。台上建有毗邻阁,主尊毗卢佛,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佛,又称之为大日如来或毗卢遮那佛,意为“光明普照”。

阁之左右为三件配殿,分别塑着摄、竺二僧的雕像。清凉台四周坐落着星星点点的庭院,院内古木参天,凌霄缠绕,清净幽雅。一声声空灵飘逸的梵音伴随着深远悠扬的钟声回荡在寺中。

“施主,这边请!”白马寺主持已经双手合十施了一礼,又朝前方指道。

王黎点了点头,随着主持行了不到百十步,便在一间庭院前停了下来。此处便是汉少帝暂居之处,王黎、黄琬等人站在庭院外,朝众人打了一个手势,听着庭院中隐隐的声音站定下来。

“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三位施主心中依然牵挂故国,贫僧理解,历朝历代皇位之争莫不如此。贫僧当年也曾出生皇室,身陷红尘,与三位施主何其相似。但三位施主若能离得贪爱,灭尽身智,一心求佛忘却这一世的繁华和苦痛,从此脱离苦海岂不更好!”

一道恢宏的声音从庭院中传来,正是那安士高的声音。

“大师说的是,朕并非怜惜此身,但朕既身为天下之主,岂能置万民于不顾独自逃离苦海?”庭院中又响起一道青涩的声音。

安士高笑了笑,说道:“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施主又何必执着!”

王黎等人本来还想再听听汉少帝的答复,却见荀彧脸上已露出一丝不豫之色,摆手笑了笑。

这老秃驴居然想度我大汉的皇帝和太后,若是当真让你度得去,我又到哪里去寻得这么一面好的旗帜!

王黎长身而起,缓缓推开庭院大门,朗声说道:“有道是: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大师果然不愧是小乘佛教传承之人,深得法有我无之精髓。然,天下大乱,黎庶流离失所成千上万,大师又当如何度之?”

王黎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天下众生平等,好人自有好报,恶人自有恶报,众人行善亦可为佛。

当然,这是大乘教的教义,讲究的佛是众生众生是佛,与小乘教只有一个释迦牟尼佛的教义是完全冲突的。小乘教讲究的是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回,而大乘教要求的却是以“摩诃般若”(智慧之意)普度众生。

“南无释迦牟尼佛,施主来了!”见黄琬、王黎一行人进来,安士高双手合十,脸上依旧宠荣不惊平和无波,那双深邃的眼睛却泛起一丝涟漪。

“初见之时,不过觉得施主应为雏凤清声东南竹箭,如今看来施主更是深具慧根,不过施主所言大乘教义贫僧却不敢苟同,施主可愿与贫僧开导一二!”

开导?这是想与自己辩上一辩吧!笑话,自己不过是在前世的时候与师父去少林寺偷学了几句,真正的班门弄斧,怎么可能和安士高辩论!

得,还是将安士高留给支娄迦谶,让这两人去挣个高低吧。一个最早传入小乘教,一个又最早传入大乘教,想必这两人辩论更加精彩吧。

王黎咳了咳,清了清声说道:“大师乃世外高人,自当知道陛下虽贵为天之子,我等同样也不过凡夫俗子,红尘纠葛太深,六根不净佛心不明,实在难以跟随大师,还请大师毋庸多言。”

呃?本来是想与这王黎辩上一辩,顺势给王黎埋下一粒佛教的种子,谁知这王黎根本就不接招。

安士高一怔,顿时觉得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一般,脸上的神情稍稍僵住。

王黎心中暗笑一声,已和黄琬、荀爽、杨彪等人向少帝三人单膝跪拜了下去:“臣等叩见陛下,如今董贼已兵败,雒阳重归汉室,天下百废待兴。陛下乃天下共主,臣等恳请陛下移驾京师统御万民,除奸任贤,重振朝纲还我大汉之清明河山!”

自即位以来,每日不是见张让、何进之颜色,就是闻董卓、李儒之暴虐,少帝哪里见过什么和风细雨?见王黎和赵云也赫然在列,当日二人追杀阉宦的果决与肃杀之气已入脑海甚深,一时间竟手足无措。

半晌才回过神来,亲手扶起众人道:“诸位爱卿请起,朕与太后能够得以苟延残喘,已全奈诸位擎天保驾之功。如今董贼尚在,朕和太后怎能再回宫中?”

“回禀娘娘、陛下,臣等兴兵雒阳,董贼已挟陈留郡王及朝臣逃往长安,天下不可一日无主,臣等特前来请陛下主持大局!”

董贼已经驱逐出京了?

灵思皇太后心中一喜,陡然又听得陈留郡王四个字,眉宇间更是挂上一抹笑容,急忙对着唐妃和少帝道:“吾儿,速去准备,我等这便随诸位重臣回宫!”

三千军马,一顶龙辇,两顶仪舆仿佛一条长龙一般渐渐消失在白马寺外。

安士高静静的站在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