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筝狐疑地瞅了太子两眼后,还是打开了卷起来的信纸。

上面只有七个字:四月初七,云岗寺。

秦筝眼角不由得一抽,这看不看的有什么区别?

她面无表情把信纸还给太子:“相公这是和谁打哑谜呢?”

太子接过瞥了一眼纸上的字迹,嗓音没什么起伏:“是陆家在郢州的势力。”

秦筝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口中的陆家是谁。

太子外祖家郢州陆氏乃百年望族,早些年一直盘踞在郢州之地,族中出了位皇后,族人才渐渐迁入汴京,不过本家还是在郢州。

反王李信于祁县起义,带着叛军一路北上打向汴京,她们出汴京城那会儿,太子妃娘家秦国公府和太子外祖家太师府就已经被叛军围了,郢州在祁县以南,所以陆氏本家那边倒是还没遭不测。

秦筝突然意识到太子这是已经和陆家那边接上头了?

这样重要的机密,他倒是……也不瞒着她?

刚消停下去的心悸感又来了,而且比前一次还强烈些。

秦筝轻咳一声,问:“相公何时同那边通的信?”

纸砚前天他才找老大夫拿到手,笔昨天才制好,山寨里又没信鸽,他哪能这么快就收到陆家的回信?

太子道:“在商船上时同那陈员外讨要笔墨写的。”

真正让他答应护卫陈员外平安抵达吴郡的,非是陈员外开出的十两银子,而是他需要有人帮忙去送那封信。

当晚离开京城的只有那几艘船,等叛军在京城搜查无果后,也该反应过来他们是走水路逃走的。

他已经预料到这逃亡的一路不会太平,让一个局外人去送信,避开叛军的耳目,总能多一分胜算。

秦筝秀眉一蹙:“那位陈员外的瞧着是个精明的,相公托他给陆家带信,可不就暴露身份了?”

太子道:“陆家在郢州产业诸多,又常与京城那边往来,一些怕在路上被劫的信件,都不是送往本家,而是送往挂名别家的茶楼客栈避人耳目。”

他这么一说,秦筝就懂了,太子随便编造个理由,托陈员外把信送去陆家收集京城情报的茶楼就行,根本不会暴露自己。

陈员外是个商人,定是无利不起早,太子在船上用剑刺鱼表现出来的武艺,想来也是当时情形下唯一能向陈员外展现的筹码。陈员外知道帮他那个忙,以后靠着这份人情还能捞着好处,才会真的去送信,而不是口头答应了转身就放一边。

但她们当时就在陈员外的船上,太子却还托陈员外去送信,可见是怕她们没法顺利抵达吴郡做的第二手准备。

思及此处,秦筝不得不佩服太子的心思缜密。

他竟是从刚逃出京城就开始部署这一切了。

不过她越想就越觉着不对劲儿,太子有这脑子,楚国还能亡了?确定不是原书剧情强行压制?

虽然很纳闷,但秦筝还有个问题没弄明白:“陆家人怎会知道我们在两堰山?”

毕竟太子写信那会儿,她们还在陈员外船上,难道太子能未卜先知,知道她们会来两堰山?

面对她的疑问,太子似乎出奇地有耐心:“陈员外的船在青州被劫,打听一下不是什么难事。”

这句话的潜台词秦筝听懂了,陆家人只要收到了太子的信,稍作打听就能知道他在青州境内。

不过青州这么大,哪怕陆家打听到了林尧他们又从水匪手里抢走了货船,如何就能确定她和太子也在两堰山?

她黑白分明的眸子看着太子,想问什么都写在眼里了。

太子眉尾轻扬:“你以为我那晚同寨主谈了些什么?”

好吧,现在秦筝完全懂了。

陆家人锁定他在青州,他再用林尧的人放出点风声,那陆家人能找到他就不奇怪了。

她有些诧异道:“寨主已经知晓了我们的身份?”

太子看着秦筝那张皎若初月的脸,眼底闪过一抹欣赏。

她比他想象中还要聪明,那些话他只说一半,她就能猜到是什么意思。

他道:“我还未同他说,不过他是如何猜测的就不得而知了。”

秦筝站在梨树下若有所思。

林尧是个聪明人,肯定不会相信他们是普通商户,但他有分寸,既然答应同太子合作了,就算知道了什么,想来嘴也严实。

“四月初七在云岗寺是你们的接头地点?”秦筝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太子赞许地点了头:“青州毕竟是叛军的地盘,陆家也担心这是叛军为诱他们上钩故意作的局,不敢托大,四月初七我去云岗寺同陆家人碰头。”

祁云寨的势力,肯定是比不上郢州陆家的。

秦筝犹豫了片刻,问:“届时相公是想直接去郢州?”

太子浅笑着问她:“为何这样觉得?”

秦筝不解:“陆家在郢州势大,相公去郢州不是更好?”

陆家再怎么也是太子外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