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有火热青春!:)(第2/12页)
章节报错
巴嫩]纪伯伦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离骚》放入书架•;屈原
这个帖子发布之后,马上得到不少科大民乐爱好者的响应。前后大概有十五位民乐爱好者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成立科大民乐队的支持。很快10月26日晚上7点钟,在科大东区二教的502室,召开了第一次聚会。记得那晚下着雨,有八位同学最后到达会场参加了这次会议,其中便有江辰(),现在已经是科大学生民族乐团的中坚,并为现任副团长。那晚由于临时有事,笔者并未参加。
这次会议的纪录见参考文献3]。对照科大民乐团筹建与正式成立所走过的历程,熟悉科大学生民族乐团创业史的人会非常惊奇的发现,这个会议讨论的结果绝大多数都与民乐团创立者(指当前正式民乐团的创建者,区别于这个时期的等人)的思路不谋而合,而有些思路比如聘请高水平的排练指导老师直到2004年上半年才完全实现。笔者作为科大学生民乐团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承担了民乐团创建的协调组织与外联沟通工作,现在想来主要思路与主持的这次会议完全吻合,虽然自己并不记得曾仔细参研过这个会议纪录或明显感觉自己受其影响,但也许是耳濡目染润物无声,自己不知不觉已经接受了这些思想;或者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科大创立一个社团,本来就应该那么做。。
这次会议另一个参与者朱凯(kevin_chu),在民乐团的“史前”时期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他后来随我一起参加了这个时期的一些晚会的演出。
八位好汉就在这样的风雨之夜、莽莽撞撞地聚义于科大2502,竖起创办科大民乐团的大旗!
第二次会议在同年的11月10号晚召开,地点在文化气息浓厚的科大东区艺术中心前。记得那晚艺术中心前灯光并不是非常明亮,昏黄的灯光柔柔的照在艺术中心的白墙上,黯黯的树影笼罩在艺术中心前的那一排长凳上。六位志同道合的民乐爱好者聚集在这里一起为科大民乐队的成立出谋划策。
那晚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结识龚芳菲()。简洁明快的话语、切中肯綮的见解,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龚芳菲与朱凯一道成为“史前”时期以民乐团名义加入一些晚会演出的重要骨干。这次会议的结果由我在bbs上发布出来,表明我自那次会议之后已经成为创建科大民乐团的重要成员。
此后宋志伟继续组织创立民乐团的工作,而我渐渐成为民乐演出的一个组织者。在11月23日晚,龚芳菲、朱凯、郑伟三位同学参加了由学生会和音协联合举办的“金秋音乐会”4],首次以民乐队的名义参加,可以说是民乐团前身在科大的第一次登台亮相。三人演出的曲目是:
龚芳菲,笛子独奏『姑苏行』
朱凯,箫独奏『葬花吟』
郑伟,箫独奏『春山夜雨』
此时我已经成为科大成立民乐队的一个主要推动者,代表民乐爱好者们发布乐团创立动态,并组织了第三次聚会5]。聚会时间为2001年12月1号下午,地点在科大西区生物楼前的草坪上。那天天气不算太好,多云,没有阳光,有点冷。在这次聚会上,江辰为大家吹奏了还不太熟练的笛子曲《春到湘江》放入书架。那时他这首曲子吹得没有我熟练,现在吹得应该比我好,可以看出江辰是个很勤勉的人。
民乐队的第四次会议在2001年12月15日下午2:30召开,地点在西区三教一楼的某个小教室中。记得那次只有宋志伟、龚芳菲和我三个人出席,虽然有些人可能是因为有事未能前来(比如江辰和朱凯),但在我的记忆中,经过最初两个月汰沥,已经大概可以确定真正专注于民乐队创立的人员了。
面对空荡荡的屋子,我们第一次感到了创业的艰难——虽然后来相较于其他困难才知道这个也许根本算不了什么。
当时为了争取学校的支持,我们还通过e-mail与程艺副校长联系,并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宋志伟、朱凯和我于东区的桂花园,与刚接受完电视台采访的程校长面对面的交谈,面呈有关创立科大民乐团的想法。那一次,我们获得程校长原则上的支持。
在这个时期另外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致力于创建民族乐团的科大民乐爱好者,已经在各种场合使用民乐队的名义进行演出了,比较有印象的有:我和顾宁合作在理学院的迎新晚会上表演笛子二胡协奏《敖包相会》放入书架,我表演大葫芦丝独奏《瑶族舞曲》放入书架,地点:东区桂花园郭沫若像前广场;龚芳菲在音协的爱心音乐会上表演巴乌独奏《竹楼情歌》放入书架,地点:水上厅;等等。顾宁是位温婉可爱、善解人意的女孩子,在民乐团的那些日子里,我与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那把笛子和大葫芦丝,就是拜她所赐。
在这些演出场合中,机缘凑之下我与后来科大学生民乐团副团长刘桂琳觌面相逢。科大民乐团的两位首任团长就这样走到了一起,为共同的理想而打拼。用一句时下流行的玄幻笔法来说,似乎应该是:“自这两人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