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负责德国的首都守卫的军队,已全部换成了党卫军。

张伯伦对丘吉尔道:“未来的半年里,不光是西欧。德国内部也会有一场风暴!”

丘吉尔道:“希望这场风暴,能刮得更大一些,这样帝国才会有一线生机。”

两人政治生命在下台那一刻,基本就已经死亡,丘吉尔和张伯伦现在能做的,也只是坐在这儿,唱唱酒,抽抽雪茄。然后吁长叹短地嘴炮一番。

意识到德国内部将会有一场很大的动乱,这是现在工党联合政府在上台后。继续加紧军备的原因之一。在工党领导艾德礼的如意算盘里,和德国签定和平协议,也是为了喘口气,加紧军备,恢复海军实力,以便能应付下一场战争的危机。

和德国的战争虽然结束。但现在的英国的国际战略形势,非常地不妙。

战争结束后,德国海军依旧占据着法罗群岛不肯离开,并且不断地加强这儿的防卫力,最近更在这儿建造潜艇洞库。和法罗群岛相临的冰岛。也在战争末期被德国海陆两军占领,德国人现在也正在这里修建海军基地。这两处基地的建立,让背靠大西洋的英国如芒在背,难受异常。一旦战争再起,从这两地出发的德国破交舰队,可以更轻松地封锁英国的大西洋航运。

欧洲的战略形势危险重重是一回事,亚洲方面同样不容乐观。而来亚洲遭受的威胁,不光是来自中苏这两个敌人,也不是“请神容易送神难”,赖在马来半岛不走的日本人,反而是从前“拉偏架”的“盟友”美国人。

战争结束后,英国损失惨重,急需从殖民地“吸血”恢复元气。而结束了战时状态英国,同样也要调整国内工业的生产结构。而当国内产生产恢复正常状态后,大量工业产品的市场销路,就大成问题。

根据《英美华盛顿协议》,英国被迫将本土和所有殖民地市场向美国人开放。利用英德大战的这一年来,美国商品已趁机大量地占领了殖民地市场。“英奸丘吉尔”在华盛顿签订的《英美华盛顿条约》,现在成为挡在英国复兴面前最大的障碍。

目前刚刚停战,英国国内生产还未进行完全地“转型”,这矛盾暂时还不严重,但再过几个月,随着“和平”的持续,这个矛盾将不断地激化。《阿姆斯特丹停战协议》

里,德国人并没有要求英国人开放殖民地市场――他们也不需要开放,因为来自正在工业化中的中国的巨大需求,其消费德国工业品能力远在殖民地印度之上。

未来的日子里,英国在国际上面临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和德国的矛盾,反而变成是和“准盟友”美国的矛盾了。

英国要想复兴,就必须撕毁《英美华盛顿条约》,但撕毁条约造成的后果,也不是现在的英国所能承受的。所以英国在停战之后,海军建设却一步都未停,未尝没有防备美国人的心思,而在圣诞节前昔,一批来自日本的特使对英国进行了“友好”的访问,双方私下里秘密谈判的内容,就包括了英日在太平洋西岸“抱团取暖”,排斥美国势力渗透的话题。

更令英国政府感到担忧的是,在1940年的最后一个月,美国的媒体里突然传出一个声音,有经济学家在报上撰稿,声称要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新秩序。这篇文章一经提出,就在美国国内引发轰动和共鸣。文章里列出了一数的数据。全是过去一年里各国的公布的国民工业生产总值的数据以及各国间当年的出口贸易额。然后该文作指着美国那一栏,那个已占据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百分四十五的数据问读者:今天的美利坚合众国,已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比英法德三家加起来都多,凭什么不能让“美元”成为国际金融新秩序的中心!

文章的作者,除了列出一堆的经济数据外。还在列出了美国海军和世界各国海军的实力比,以及未来数年内美国海军的实力增长表。稍有点脑子的人,只要一眼这些各方面数据对比表,很容易就会产生一个念头:美利坚合众国老已是不折不扣地第一。

篇末,文章的作者公然高呼:在1941年新年的钟声敲响之时,全体的美利合众国的公民,都该按着胸口自信无比地宣称:一个由美利坚合众国主导世界的时代,已经降临了。

此文一出,在美国国内引发无数的共鸣声。而后象滚雪球一般地在美国国内越滚越大。

比起强迫英国开放殖民市场,这份狂妄无比的声音更让英国政府感到恐惧。

在过去的一年战争中,英国政府向日本订购了整整二十艘驱逐舰,然而战争期间,这批新订的驱逐舰有十艘完工,却一艘都没有交付给英国。直到战争结束后,日本人才不甘不愿地交付了十艘,至于余下的十艘。已接近完工,由于战争提前结束。而战时日本人的要价实在太高,一艘的价格几乎可以造两艘半以上,英国人自己细细盘算之后,发现余款的价格足够自己再建同类型的新舰,索性也中止了交易。双方在为预付款的问题上扯皮不清。狠宰了英国人一刀的日本人,自然是吃下去的预付款都不想吐出来。而已经穷了的英国人,则绞尽脑汁地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