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武周对外战争胜率超八成!(第2/3页)
章节报错
个人人自危的时代,没有人在敢非议武则天。
极大的巩固了武则天的地位。
对于百姓来说,这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武器。
官员以前不仅防备御史,如今更要防备着百姓。
尤其是百姓,不敢说一告一个准,总体来说,不会出现什么冤假错案。
百姓拥有了监察官吏的权利,对官员的利益,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只是在后期,沦为了朝堂官员之间打击政敌,排除异己,诬告陷害的政治迫害工具。”
“一旦被告密之人进入监狱,那么这些酷吏将会使用各种酷刑审讯逼供,甚至屈打成招。”
“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君臣关系猜疑严重,整个朝廷都笼罩在恐怖之下。”
始皇皱着眉头:“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确人人自危,恐怕上朝都得准备好棺材!”
杨广:“极大的消耗精力,一些官员可能根本没有多少心思,处理政务。”
老朱冷哼一声:“其实咱觉得可以,只要有着严格的管理和规范的流程,不能滥用私刑,咱的锦衣卫其实也会充当一下酷吏!”
李建成在小本本上继续写:“严格管理和规范流程。”
朱明:
好在,武则天重用酷吏,打击的都是上层人物,很少对下层人物下手。
尤其是百姓,还不够资格。
酷吏看起来很威风,但本质上属于监察权,他们只能监督官员。
感觉跟锦衣卫也差不多。
哪个官员有问题,可以调查他。
朝廷的行政事务,他们是无法干预的。
整个朝廷的运行,还算是良好的,无非就是可能正在处理政务呢,领导被带走了。
重新安排一个就行,对整个国家的行政影响不是多大。
而且能被带走,往往是真有事情。
没了领导,下面的人也就有机会。
那些认真做事的底层官员,对朝廷还是很满意的。
后来,酷吏渐渐的有点失控,武则天也觉得该杀的人基本上杀的差不多了,就结束了这种酷吏政治。
总的来说,匦检制度在当时还是比较先进的。
让皇帝能够了解民意,也招纳了很多的贤才,出现了自下而上监督官员的方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始皇点点头:“总体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我打算在大秦实行一下。”
杨广:“大隋也打算借鉴一下。”
李渊:“估计这种制度,肯定会被后代疯狂抹黑,让百姓监督官员,可以以民告官,这是任何时代的官员,都愿意看到的。”
老朱点点头:“不错,到了大宋,就完全废弃了。”
李建成:“看来等我清理世家门阀后,还要继续努力工作。”
李渊忍不住问道:“我比较好奇武则天时期的外交如何,毕竟是一个女子当皇帝,像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和吐谷浑等国家,肯定会找大唐的麻烦吧。”
杨广说道:“老李,是找武周的麻烦,不是找大唐,你要说清楚,武周不是大唐!”
老朱嘿嘿一笑:“说出来,能吓死你们!”
“在咱这边的历史上,你们两个加起来都不是个!”
李渊大惊:“真的假的,我在历史上还比不过一个女子?”
老朱:“你大唐平定没几年就去当太上皇了,纵使有天大的本事,也就是训练训练宫女,还能干啥!”
杨广也不太相信,大业前几年,他可以说是能在周边各国耀武扬威,去突厥的时候,可汗更是割肉献礼。
“你说李阿婆我信,武则天比我猛,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老朱轻轻一笑:“你也听过历史课,想想你在历史上的对外战争,你觉得怎么样?前期还行,后期咱都不好意思提了,尤其是三征高句丽,李景隆都打不出来如此傲人战绩,雁门巡游,又被突厥围困,差点被一锅端。不过,你放心,咱这边都帮你整理好了。
三征高句丽必须胜利,对方都上书乞降,怎么能不是胜利!雁门被围,其实是以自己为鱼饵,想要将突厥一举消灭,为了能够让鱼儿上钩,仅仅带着一点兵马,丝毫不顾及自身安危。
可惜,有人沟通外敌,没有按照计划,截断突厥退路,导致计划失败。
老杨你觉得怎么样?”
杨广上过历史课,还专门询问过,知道历史上的事情。
“我觉得这才是正确的历史,就是不太值三百万石,也就一百五十万石吧。”
“还有,我郑重声明,那是历史上的杨广,如今埋在陵墓中的杨广,跟我可没什么关系。”
“高句丽我大隋一战灭高句丽、新罗和百济,又灭倭国,下一步准备将草原打下来。”
老朱表示收到:“一百五十万不少了,咱还在全大明,甚至周边各国,搜寻那段历史,免得穿帮,这件事咱是专业的,老李,想好没有,准备改多少粮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