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高遏行云(5k3)(第2/4页)
章节报错
。
想起阎忠,许安的神色也有黯然。
问起阎忠的身体,华佗也是有些束手无策。
阎忠的健康正在恶化,昔日年轻之时的旧伤,还有近些年的过度的劳累都再一直折磨着阎忠的精神和身躯。
许安重新回过了神来,还有事务等着他处理,他不能一直想着其他的事情。
“各地也在招收开疆拓土之民,第一批的报名者差不多已经有万人左右,等到西域安定,我会派军护送第一批移民前往西域,充实地方。”
不同于以往汉庭设立西域都护府或是长史府只是为了控制商路,并不太过于干涉西域,这次许安准备做出了一些改变。
许安以太平道的名义出资资助耕牛、稻种、农具和土地,同时减免初期的税收,举家迁移的民众还可以多分到不少的土地。
对于主动前往西域的移民,许安划定在五年之内不收取任何的赋税,再过五年,税收减半征收。
太平道收取的税赋本就不多,只有田税和助役钱,去往西域,又是免税,又是减税,还有各种各样的补助,虽说天高地远,相隔万里,但是还是吸引了相当一部分的人报名参与。
汉开西域诸国不需向汉贡赋纳税,汉庭派驻在西域的戍卒和官员,其给养供奉完全取之于屯田和朝廷供给,不要各国缴纳赋税。
而这样的模式其实耗费颇大,从敦煌郡到都护府之间,损耗颇大,尤其是敦煌郡还不是什么产粮区。
许安想的便是彻底加强对于西域的控制,让西域的诸国不仅是表面上的臣服,还要从心底里认同明国。
“西域各国的情况礼部也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内阁那边认为西域各国的军力孱弱,我军完全可以控制西域,重开西域都护府。”
以往汉时的旧制许安准备废除大半,等到重开西域都护府后稳定下来,许安准备向西域诸国要求贡赋纳税,还要求其有派兵助战的义务。
汉代的通讯条件、交通条件低下,人口并不多,要想维持太过于广阔的疆域实在是有些不现实。
但是除去直接控制之外,还有一个体系值得学习,那就是自秦汉开始便逐步开始建立的朝贡的体系。
不过朝贡体系到了后面有些变成了表面工作,只是用来粉饰盛世。
许安打算的是,要建立起一个真正的朝贡体系,让朝贡制度不仅仅只是粉饰盛世的制度,而是变成掌控周边国家一个强有力的手段,用周边的这些朝贡国作为国家的屏障,作为继续开疆拓土的前锋。
现在西域诸王实力还不弱,对于国家的掌控力较高。
一开始便大刀阔斧只会引起其抵触,反而是难以立足,黄巾军武力之上虽然不惧,但是出现匈奴时期旧事,引发了反抗,却是会让太平道获得经济上的损失,反而不太妥当,因小失大。
许安想要推行的便是温水煮青蛙的政策。
龟兹、鄯善等国的国王年事都已经较大,对于王国的控制较强,但是其继位者却是没有多少的威望。
许安想的便是等到数年,或者是十年之后,新王换旧王,在西域也实行推恩令。
不过实行推恩令的前提,便是要有强大的军力和法理上认可。
强大军力有,法理上的认可,许安也已经准备好了一切。
西域稳定下来,许安便会分封西域诸王,大国为侯国,其国王授侯爵,中国为伯国,其国王授伯爵,小国为子国,其国王授子爵。
这便有了法理上的认可,等到太平道的控制力增强,西域各国新王陆续继位,便是实行推恩之时。
有着强大的军力保证,西域各国的国王就是想要反对也是无可奈何。
“这一次前往西域,随行的有上百名符祝,他们都是从道堂毕业,在国学院和郡学院修习过的符祝,还有三百余名各行各业的工匠。”
“等到西域都护府重开,西域局势稳定下来,让那些工匠在西域的各国的城池里建立我太平道的道观,再由符祝传播我太平道的道义,还有便是在我军掌控的直辖地区,要修建一所学院,西域诸国的王子都必须要到学院之中修习,学习。”
“名字就暂时定为‘大明西域都护学院’”
“将大宛纳入了西域都护府的范围之后,就可以开始施行这一制度了。”
许安侧过头,郑重的看着郭泰。
“西域对我国来说极为重要,不容有失。”
“一直以来,你所立下的功绩,为太平道所做的事情,我都看在眼中,记在心里,并没有忘却,西域情况复杂,选任你为西域的都护,也为了西域之后的长治久安。”
“此去西域,距长安万里之地,世人都道故土难离,但是有时候却是不得不离。”
许安拍了拍郭泰的肩膀,轻叹了一声。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每一代人都由每一代人自己的使命,我们的使命就是从无到有,从丘虚之上建立起一个崭新的国家。”
西域距离中原实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