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能在临危之际,把官家托付给老夫,就是对老夫极大的认可和信任。

老夫不能愧对太宗、先帝的厚恩,老夫也不能辜负先帝的认可和信任。

所以老夫在心生了疑虑以后,才会找你问个清楚。

若你真有谋朝篡位的想法,那老夫势必要大义灭亲。

褫夺了你所有的官爵,把你送回华州,让人看着你,过完一辈子。”

寇准能说出处置寇季的方法,寇季相信寇准这是真话。

寇准没有说杀了他,这说明在寇准心里,他们的祖孙情分很重。

寇准说完这番话,又复说道:“你说你一点儿也不喜欢皇位,老夫不信。但你说官家对你情深义重,你不愿意伤害他,这话老夫信。”

寇准盯着寇季,郑重的道:“因为官家对你是真好,待你入兄。”

寇季眉头一挑,暗自思量。

寇准今日一反常态,非要把造反的话题拉出来说一说,敲打他一番,八成是在宫里受了什么刺激。

而且还跟赵祯有关。

寇准也没有让寇季思量很久,他长叹一声道:“官家对你安置流民很满意,知道你有大功,所以打算重重的赏赐你。

原本是想擢升你为工部尚书,但是为老夫三人否决了。

老夫三人倒不是想压着不给你升官。

自从你主政工部以后,老夫三人就知道你升官,是压不住的。

老夫三人之所以阻止你担任工部尚书,是因为工部并无多少实权。

虽然从都水监、三司,抢回了一些权力,但仍旧是一个清水衙门。

老夫三人是打算让你在管勾工部公事的职位上历练一下,多积攒一些政绩,补足你没有外任方面的短缺。

然后在老夫卸任平章事的时候,借此擢升你为刑部尚书。

主掌刑部大权。

以你跟官家的情分,以后入内庭,是必然的。”

寇季沉吟了一会儿,思考了寇准话里的意思。

寇准的话很好理解,但是这中间却夹杂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比如寇季外任历练缺乏的问题。

明面上看,寇季先擢升为工部尚书,再调任刑部尚书,没有多少问题。

可实际上呢?

一旦寇季升任为工部尚书,必然会成为满朝文武注视的存在,满朝文武会抓住寇季没有外任经历的事情,不断给他找茬。

寇准若是卸任了总摄国政的职权。

依照朝廷的惯例,寇准对朝廷贡献这么大,必然要加封他,升迁寇季、寇礼父子,彰显隆恩。

寇季若是工部尚书,那他再往上升,就只能入内庭。

问题是他年龄不够,资历又浅,纵然赵祯强行擢升他入内庭,满朝文武也不会答应。

甘罗十二岁拜相的事情,发生在秦朝,却不会发生在大宋。

所以到时候摆在寇季面前的就只剩下了三条路。

一条辞官。

一条外调。

一条转文为武。

可是无论那一条,都不是寇准想看到的。

他如今和王曾、李迪三人狠下杀手,得罪的人不计其数。

他若死了,李迪、王曾也死了,寇季外任在外,又或者缩在枢密院,那还不任人宰割?

所以在他得知无法制约寇季升官的时候,就和王曾、李迪一起给寇季谋划了一条完整的路。

让寇季在管勾工部主事的位置上,多磨一些资历、功劳。

然后等他卸任,或者死了以后,借着朝廷的恩荣,把寇季迁任到刑部尚书的位置上。

然后让寇季在刑部尚书的位置上磨练几年,混一混政绩、年龄。

等到年龄足够的时候,再由王曾、李迪二人推举,引他入内庭。

如此一来,也不需要担忧任何人挑他的资历和年龄的问题。

等王曾、李迪二人死了以后。

寇季就能一跃成为平章事,掌管大权的同时,也不用惧怕任何人,还能护佑李、寇、王三家。

寇季猜透了寇准的心思,却没有讲话。

因为寇准三人既然没能同意他迁任工部尚书,那么必然还有后话。

不然寇准绝不可能说出那句,赵祯对他是真的好的话。

寇准不知道寇季已经猜透了他的心思,他盯着寇季疑问道:“你可埋怨老夫阻止你升任工部尚书一职。”

寇季摊开手,淡然笑道:“我现在手里的职权,跟工部尚书有区别吗?”

寇季一句俏皮话,打消了祖孙二人之间的凝重的气氛。

寇准失声笑道:“你能如此想,也不枉费老夫一片苦心。”

寇季笑问道:“所以……官家后来跟你们闹了?”

寇季也只是随口一说。

毕竟以赵祯的身份,耍性子的话,有点不合适。

却没料到,寇准苦着脸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