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世界领先(第1/2页)
章节报错
要知道,中国腾飞在三维编织技术上并不是某个灵光一闪的顿悟就完成了突破,而是已经持续投入了十二年。
换句话说,当中国腾飞还是弱小的腾飞集团的时候,三维编织工艺就已经成为当时腾飞系上下准备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
之所以如此,原因无他,只因为当时的腾飞集团在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时候发现了一种利用独特编织手法,改变碳纤维丝的排列顺序,从而令制成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自带镜面反射功效,以此降低雷达反射率,达到所谓的雷达隐身效果。
这个发现可以说是当时腾飞系在科研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一经发现就被总部列为机密,予以重点研发。
没办法,实在是这个发现太重要了,因为此项技术成果一旦得到应用,不单单是解决下一代作战飞机和轰炸机隐身材料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极大的降低隐身飞机的后期维护和保养成本过高的问题,令隐身的飞机装备条件、出勤率和妥善率获得极大提高。
别说是当时财力并不充足的国内,就算是每年经费占世界经费总开支40%以上的美国若是知道当时腾飞系有这样的技术成果,也一样会趋之若鹜的大喊,我要,我要,我要要……
正所谓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美国尽管财大气粗,但隐身飞机高到离谱的后期维护和保养成本,还是让美军有些吃不消。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美军所研制的隐身飞机大多是70年代预研,80年代进入实质性攻关项目,虽然技术上依旧傲视全球,堪称太阳系南波湾,但理念上却依旧是七、八十年代的老东西。
所以美军的隐身更多的是靠着先进的启动外形+雷达反射率低的非金属材料+厚重的吸波涂层来达到降低雷达探测的效能。
而中国腾飞直接越过这三种堪称隐身飞行器设计领域三大铁律般的城规,从材料本身着手,令材料自己就具备极强的雷达波吸收、散射功能。
这就好比是陪女神玩儿羞羞的双人游戏,虚脱的小白脸因为体质原因自然要把前戏做足,什么9,什么舔的,翻来覆去折腾一个多小时,结果真枪实弹不到两分钟。
体格强悍的猛男就不一样了,本身器大、耐久、活好,自然就不用什么前戏,直接推到先来个60分钟,觉得不爽利再加半个钟,直接让女神从灵魂深处飞升极乐。
相较于美国人的花活儿,中国腾飞的路径更像是直接硬上的猛男,既然自身条件这么好了,被美国人奉为至宝,自始至终被列入机密级别的隐身涂料对于中国腾飞的技术路径来讲只能算是锦上添花的选择品,绝非雪中送炭的必需品。
有自然是好,可以进一步降低雷达反射几率,若是没有问题也不大,因为材料本身就具备极强的雷达波吸收和散射功能,一样能达到隐身效果。
既然对复杂且昂贵的隐身涂层变得可有可无,在保养上自然就没必要那么在意了,条件润许可以喷涂,若是没那个条件,涂上一层普通涂装照样能把三代机按在地上狠劲儿摩擦。
问题是中国腾飞的技术路径是不错,但要实现却十分的困难,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整个纤维编织的方法非常复杂,以至于在前五年的时间里当时的腾飞集团只能依靠简单的设备手工完成试验样品的制备工作。
废品率和材料的浪费率高得吓人,时间成本就更不用说了,往往需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可既便如此每次也只能制作一个电视遥控器大小的试验样品。
这样的情况下,哪怕碳纤维特种编织隐身路径前景再好,也永远得不到实际应用,毕竟隐身飞机属于工业品,不是艺术品,既然是工业品就涉及到大规模量产的问题,就算是中国腾飞的技术路径能让隐身飞机的性能提升一大截,无法工业化量产的情况下也是白搭。
所以寻找一种可以大规模量产这种自带隐身属性的特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工业化量产方法便成为当时腾飞集团在这一领域攻关的重点。
然而问题是,即便知道面对的问题是什么,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却困难重重,怎么做,如何做,用什么方案,别说是当时的腾飞集团,就是放在整个世界估计都一脑门子浆糊。
就在当时的腾飞集团隐身材料工业化量产的问题上一筹莫展之际,一份通过特殊渠道获得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内部学术刊物中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当时腾飞集团相关团队成员的注意。
文章的题目是《通过三维编织技术实现碳纤维材料镜反射的可行性》,作者叫理查德·门德尔松,瑞典裔美国航空材料学家,就职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航空材料实验室,曾参与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多项前沿领域的航空材料研发。
而门德尔松的这篇文章则是他闲暇时突发奇想,假设的一种技术方案,即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那套转为高性能军用侦察卫星、先进太空望远镜、隐身飞机、新式战略运输机等航空航天产品提供高强度复合材料组建的三维编织机,通过重新编订程序,构建新的阵列,或许能够通过纤维缠绕和内部链接方式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