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咸鸭蛋(第2/3页)
章节报错
阿德兴致大增。
“紫葳公学,我是紫葳公学的学生,今天是星期日,抱歉先生,我的英语还不够好。”小孩平复下心情,这下英语流畅多了。
“你们在学校里都学习什么?”阿德没有多少跟小孩打交道的经验,说话还是有点居高临下,这很正常,阿德没孩子,所以不知道应该怎样跟小孩子交流。
“诗歌、数学、科学、音乐,还有体育。”小孩如数家珍,这并不是提前安排好的,因为阿德来约翰内斯堡是临时起意,这更有利于阿德获得第一手资料。
“体育,太棒了,会骑马吗?”阿德兴致高昂,完全没有在意罗克和几名诚惶诚恐的华人。
罗克向几名华人做了个稍安勿躁的手势,几名华人慢慢平静下来,憨厚的脸上挂满了微笑。
“会一点,学校以前没钱,开不起马术课,后来校长说伦敦给了我们拨款,我们才有钱开设马术课,不过我只上过两节课,还没有真正骑过马。”没有了陌生感的小孩子还是很健谈的,而且话里有对伦敦的感激,这让阿德很受用。
“他们是你的长辈吗?”阿德不会再小孩身上花太多时间,他的时间还是很宝贵的,难得出来一次,肯定要尽可能多的了解情况。
“是的,这是我的父亲和叔叔,这是我的爷爷——”小孩主动向阿德介绍。
小孩的父亲和爷爷都诚惶诚恐。
“我想去你们的农场看一看,可以吗?”阿德还是很有礼貌的。
总督的要求,谁敢说不行,罗克马上就让农场的主人带路。
罗克现在就化身翻译了:“这户农场主叫张伯伦,去年来到约翰内斯堡,年底从洛克金矿贷款买下了当时面积为150英亩的农场,现在这个农场的规模已经扩大到500英亩,张伯伦年初把家人从清国接到约翰内斯堡,他有个庞大的家族,族中人口超过80人,大部分都在40岁以下,刚才您看到那个小孩的爷爷其实才45岁,清国提倡早婚遭遇,十几岁就结婚生子的人很多,有些人甚至三十多岁就当了爷爷。”
“所以清国才这么多人是吗?”阿德感叹,和清国相比,英国的人口就太少了。
人口的多少和社会的先进程度有很大关系,目前的英国,十几岁可能还在上学,或者已经进入工厂工作,根本没有时间结婚生子。
相对来说清国就简单多了,因为经济的不发达,人们没有工作,也没有求学的机会,所以往往十几岁就结婚生子,人口增加的速度确实快。
“一部分原因吧,并不全是因为这个——”罗克带路,前往位于农场中心位置的农庄,八十多人的农庄,加上马棚羊圈草料屋粮仓什么的,规模其实也不小。
距离农庄越近,农作物的长势越好,今年的旱情很严重,阿德早早就命令各级政府做好应对旱灾的准备,没想到就阿德看到的情况来说,旱情对于农场的影响似乎并不严重。
“其实旱情对农场的影响还是挺严重的,不过从去年开始,约翰内斯堡市政府就开始开凿水井,兴修水利,旱情对农场的影响被降到最低,农业协会针对旱情,指导农场种植土豆,玉米等耐旱作物,今年的收获还是很不错的。”罗克知道帮市政府说话,毕竟罗克也是约翰内斯堡市政府的官员,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收获确实是不错,张伯伦的农场里也种了不少土豆,收完之后装了满满两个粮仓。
“土豆多了不怕,可以当粮食吃,也可以当菜吃,实在吃不完,那就用来喂猪喂牛,这光景以前想都不敢想,家里现在五匹马,几十只羊,还有三头挂了崽的肥猪,今年是不成了,明年过年就能出栏,到时候就给娃娃的学堂送一扇过去。”张伯伦对罗克充满感激,只能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谢意。
这里的“过年”大概是指圣诞节,约翰内斯堡是不过年的,想过年,最起码也要等华人拿到选举权之后,在那之前,罗克会尽量淡化华人的存在感,诸如“春节”之类的庆祝节日还是缓缓,罗克不想让约翰内斯堡的白人感觉到华人的文化入侵。
说起“文化入侵”,这其实是个很玄妙的东西,和华人传统的文化内涵相比,西方的白人文化无疑是空洞乏味的,华人的节日大多都和祖先祭祀有关,西方的节日则大多都和宗教有关,和宗教相比,明显是祖先更有纪念意义,所以,罗克并不担心约翰内斯堡的华人会受到多少白人文化的影响,就像紫葳镇的华人一样,紫葳镇的华人现在有时候也会去教堂参加宗教活动,但是华人的日常行为并不会受到多少宗教影响。
阿德视察了位于农庄中心位置的猪圈和羊圈,虽然现在看上去还不成规模,但是假以时日,用来支撑一个农场绰绰有余。
罗克鼓励农场饲养家禽,不管是猪还是鸡鸭鹅,都能为农场提供更丰富的营养,以及更多的收入,为了鼓励农场饲养家禽,农业协会从成立之初就开始大规模育种,以低廉的价格为农场提供种禽,用不了多长时间,约翰内斯堡的禽蛋就能自给自足。
“现在鸡蛋、鸭蛋就多的吃不完,老天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