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翔一字一句地咀嚼着大唐周报最新一期的头版头条,这是一条警告旱灾结束之后,极有可能出现的蝗虫灾害。在里面,援引了大唐司农寺、太医署等在各地发现的大量蝗虫虫卵的证据,以及他们的地方官府已经在使用石灰等灭杀这些虫卵,为了达到减灾的目的,他们甚至还动用了军队。

放下报纸,沉默了半晌之后,敬翔抬起头来,看着堂下数十位官员。

因为春小麦的大量绝收,在这个青黄不绝的季节里,关中以及河南诸地,灾荒已经开始显现他的威力了。流民大幅度增加,四乡八里没有吃食的人开始向着城市集中,而城市里,粮价已经开始翻着跟头的涨价,不少地区,甚至出现了惜粮不售的情况。

骚乱已经开始出现了。

即便是在长安县中,昨天便出现了数起无粮百姓聚众哄抢粮铺的情况,虽然最终被官兵镇压下去,数十颗头颅高高地悬挂在街头之上震慑了有可能的进一步的骚乱,但这,只怕是一时的权宜之计。

人饿急了,啥子事做不出来?

城门,现在还勉强保持着最低程度的平静,那是因为现在的地里,还有野菜可挖,树叶,树皮可食,但随着逃难而来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东西,也是会吃完的。

“诸位想必也都看了这一期的报纸了吧?”放下手中的大唐周报,敬翔脸色沉重地看着诸人,他已经近十天呆在公厅里了,困了,就在后面的小间里略微地休息一下,整个人看起来疲倦不堪,头发蓬乱,两眼通红,但眼神儿却比往常更凌厉一些。

随着代超离去,汪书只是一个摆设,整个大梁的朝堂大权,再一次地集中到了敬翔的手中。

“敬相,会不会是李泽故弄玄虚,好让我们自乱阵脚?”刚刚上任不久的禁卫军大统领朱友裕有些不屑地道。在这里,也就只有他敢当面质问敬翔了。

“大殿下,他们何必故弄玄虚?”敬翔叹了一口气,“樊胜,你给大殿下说说!”

樊胜点了点头,站了起来:“大殿下,敬相,诸位,殿前司在北方的探子在近期都不约而同地发回了报告,唐境之内,的确开始了大量地烧制石灰,各地官府几乎是全体动员,在裸弄的河滩,滩涂,湿地等易于蝗虫孵卵的地方灭杀,有些地方,甚至调动了军队协助,这是他们亲眼所见,并无半字虚言。”

敬翔接着道:“北地水利建设发达,春小麦虽然减产,但并不伤其筋骨,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仍然在大力地防备有可能到来的蝗灾,我们这里,就更不敢等闲视之了。大家也都清楚,关中,河南等地,春小麦几乎绝收,粮荒毫无疑问已经出现了。如果再来一次蝗灾,影响到了秋收,今年我们是要出大问题的。不管是关中,还是河南区域,都是我们的根基之地,一旦出现了大的灾荒,是会影响到社稷安危的。这里的很多人,大概都还记得二十余年有的席卷天下的大灾荒吧?那时候的大唐,可比现在的我们,还要强大许多,但最终,还是轰然倒下了。”

“敬相,既然如此严重,你就直接说,接下来我们怎么办吧?”朱友裕直截了当地道。“敬相现在总揽政事,心里想必是已有了主张的。”

敬翔点了点头:“好,那现在,我就先说一说一些措施,还希望大殿下能够鼎力支持。”

“那是自然!”朱友裕道。

“第一条,长安,洛阳等地进入战时管制状态,收缴所有粮食,按人头按天数实行配给制。”敬翔的第一条,就让殿内的大多数人脸上变色。

“粮食不能再涨价了。”敬翔脸色铁青地道:“像长安县这样靠杀人来震慑是行不长久的,人没有吃食了,啥子干不出来?但据我们所知,长安,洛阳至少现在是不缺粮的,粮食在哪里呢?在粮商手里,在大户手里,我想在座的各位,不少人家中便存有大量的粮食吧?”

“难不成我们这些人家里的那点存粮,也要交出来吗?”一名紫袍官员站了起来,问道:“我们家中上百口子人,交出了粮食,大家吃什么?”

敬翔冷笑:“周侍郎,你家至少存粮一千石,你一家百多口子人,能吃多少?”

周侍郎脸色大变,嘴巴张了张,看着敬翔,脸上既有愤怒之色,又有惊恐之意。他惊恐的是敬翔居然知道他家有存粮上千石,愤怒于敬翔知道的这么详细,自然是在他家中安插了细作。

敬翔没有理他,接着道:“除了长安,洛阳用于军队的伫备粮不能动之外,其它所有人的粮食,都要上交,由朝廷统一来安排。一来是平抑城中粮价,二来,是要救济城外灾民。”

“城外灾民如此之多,如何救济得过来?”又有人跳了起来反对道。

“哪怕就是一天给他们一碗粥,也能让他们活下来,也能让他们看到希望而不至于铤而走险。”敬翔冷然道:“挺过这一段时间,一切自然都会好起来。”

“如果真有蝗灾的话,到了那时又该怎样?”

“全员发动,我们也要学着唐人那边,尽全力灭杀虫卵,减轻灾害!”敬翔截口道。“各地要一边赈灾,一边组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