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的老子李安国,对于现在能执掌成德一地,当着土皇地是相当满意的,所以对一切试图改变现状的行动,都深恶痛绝。

卢龙的张仲武野心勃勃,想要干一干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的事情,他自然是极其痛恨的,却又不得不积极应对,因为他成德的地盘,与卢龙可以说是近在咫尺,他张某人想要做那天下第一人,当然需要踩着他李安国的肩膀往上爬。

这如何能让他开心?

张仲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李安国清楚得很,相比起来,李安国更愿意自己的脑袋上站着的是现在的大唐皇帝李俨,那是一个空有大志,但却严重缺乏行动力的人。张仲武可就不同了,那是一个典型的敢想,敢干,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家伙,给这样的家伙打工,那自然远远不如给李俨打工。

但现在朝廷的反应却让李安国又举棋不定了。

如果仅仅是高骈联络指挥大家一齐对抗张仲武,李安国觉得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朝廷派来了直属兵马,意义可就大不一样了。

仔细盘算一下实力,河东节度,振武节度,横海节度,再加上他成德节度,四个节度使的实力加在一起,不说碾压他张仲武,但在实力之上稳胜一筹那是一点儿也没有错的,如果再加上朝廷的左右骁卫,估计张仲武可就没啥戏可唱了。

问题是,以后呢?

大家伙齐心协力,把张仲武彻彻底底的一把干掉,然后自己怎么办?

高骈就是一个愚忠的,朝廷让他干什么,他绝对就干什么,这一点李安国也是清楚的,将来干掉了张仲武,朝廷必然威势大涨,到了那个时候,朝廷借着这股东风,顺势收拾一下他们这些土皇帝,那简直是再容易不过了。

只需要用现在对付张仲武的那一招,给你升官,然后召你回长安,你去不去?

不去?你是想造反啊!那张仲武的下场,就是你的下场了。

去?

然后老老实实的去长安当个什么狗屁的大将军或者什么紫金光禄大夫之类的散官,拿着一点可怜的俸禄窝在长安当寓公吗?只怕到时候随随便便一个小衙门里的吏员,都能欺负到自己头上来吧!

张仲武是要打的,但绝对不能将他打得没有了,这样对大家都不好嘛!教训一下他那勃勃的野心也就可以了。

这是包括李安国在内的其他几位节度使的共同想法。

所以,朝廷的直属兵马进来,他们是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当然,这些理由自然是上不得台面也不能公开讲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私底下想尽各种办法阻挠,大家在长安谁还没有几个亲朋好友啊,统统发动起来唱反调。

光唱反调自然是不能阻碍皇帝的决心的,那么实际行动也要跟上。最简单的,便是地方上不为你提供粮草。

我们自己为了替皇帝征讨反贼已经是竭心尽力啊,治下百姓已经是民不聊生了啊,再来一支几万人的大军,那老百姓们就要造反了嘛!

朝廷大军要来也不是不可以的,但粮草辎重,可得自备着,随军民夫,也请陛下一并征发了随军而来,可不敢骚扰地方啊。

为了表达地方之上对供养数万朝廷大军的担忧,万民书请愿自然是要搞的,地方上的暴乱也要策划几起,反正朝廷不是在各个节度使治下都放了有监察御史么,由这些人上一封言辞恳切的奏章说明一下地方上的困难,让皇帝三思再三思。

一顿操作猛如虎!

然后皇帝便犹豫了,便害怕了。

节度使们群起反对,他不想闹一个众叛亲离,再者如果百姓们真的再度造起反来,那后果还是极其恐怖的,前些年那一场席卷整个大唐的农民起义,在这一个庞大的帝国身上留下的伤疤,至今还让大唐隐隐作痛,而这些节度使,也正是那一次农民起义留下来的产物。

真再来一次,大唐帝国还会存在吗?

听完了王明义的讲述,李泽苦笑不已。

这就是现状。大家各有各的利益,各有各的诉求,看起来大的方向是一致的,但具体到每个人的要求,那就千差万别了。

或者朝廷中的那些大人物们,也的确存了这样的心思,先扫荡了张仲武,然后再借势削掉那些权势熏天的节度使。站在他李泽的立场之上,他愿意他老子就此没了这滔天权势吗?当然不愿意,一旦他老子不是成德节度使了,他还能悠哉游哉地在这里当他的乡村小地主?

随便来一个小官便能收拾得他不要不要的。

“或者张仲武正是看清楚了如今这大唐看起来仍然是大一统的格局,实际上早就分崩离析的现状,所以才有这样的胆子跳出来吧?”李泽道。“战还没有开始打呢,大家伙就已经各自盘算开来了,本来有七八分胜算,现在恐怕就只有五六分了,然后大家在闹点小矛盾,或者因为分赃不匀什么的达不成一致,那又得减几分,王兄,我怎么感到背心里凉嗖嗖的啊,觉得这一次凶多吉少啊!”

“小公子多虑了。”王明义却不太在乎,“大家只是不想朝廷的直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