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化解他的攻击,并没有大力劈砍的意思,不禁暗自佩服。

这才是真正的高手。如果只是凭着兵器锋利取胜,反倒落了下乘。

公孙度主动进攻,连砍数刀,都没能占得上风,沈友点到即止,游刃有余,隐而不发,公孙度自知没有取胜的机会,主动抽身而退,倒提战刀。“使君刀法精妙,度甘拜下风。”

沈友含笑还礼。“府君性情中人,拿得起,放得下,不愧是幽州俊杰。”

——

孙策收到孙乾回报,得知张敞等人愿降,如释重负。张敞等人投降不仅避免了一场恶战,还得到了大量的粮草补充,他的底气更足了,大可以逸待劳,等公孙度从山里钻出来,再战一场。

张敞有功,他迅速兑现了诺言,委任张敞为乐浪太守,其他诸将暂时各领本部,不作调整,以免心生疑惧。与此同时,他派董袭、朱桓赶往平郭、汶县,接管两县防务,并将公孙模从两县征发来的百姓遣散。没有了百姓,这些辽东军降卒就算想做点什么事都不方便,只能安安静静地待在大营里等候处置。

就在孙策打算等甘宁率领水师赶到,将粮食装船的时候,沈友送来公孙度请降的消息。孙策很是意外,他从来没想过公孙度会投降。不过看了公孙度的要求之后,他有点理解了。

除了家族的利益之外,公孙度要求掌管一郡,或者主掌一军,兵力不低于两万人,不离开北疆,最好是不离开辽东一带。在此之前,他一直在征讨扶余,他想把这件事做完。如果孙策同意,并给予一定的支持,他还想彻底征服高句丽。

看完沈友的报告,郭嘉半天没有表态。

孙策理解郭嘉的担心。两万步骑,在辽东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又掌握在公孙度这样一个枭雄手中,这无异于又增加了一个不稳定因素。万一公孙度是缓兵之计,等他率领主力离开,公孙度再反手一击,辽东还是他公孙度的,这一战等于白打。就算接受公孙度投降,也不能按照这个条件来,要么将他调离辽东,要么削减他的兵力。但郭嘉不好直言反对这个建议,因为公孙度向沈友投降,这就是沈友的功劳,关系到整个江东系。他如果反对,就算孙策不怀疑他,别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更何况沈友背后还有一个庞统,与孙策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不仅郭嘉如此,军谋们也大半表示反对,认为风险太大,不宜全盘接受。

但孙策有自己的想法。除了要让沈友有立功的机会之外,他并不太担心公孙度反复。往好处想,公孙度不是刘备那样的人,反复的事未必干得出来。往坏处想,就算公孙度将来会反复,重夺辽东,至少也要一年半载。有了这一年半载,他已经能在辽东站稳脚跟,公孙度未必有机会重夺辽东。以公孙度的聪明,他大概率会认命。如果他不能确保辽东的安定,就算公孙度现在是真投降,将来也会有其他想法。

关键还在于自己,不在于公孙度。

孙策与郭嘉商量了一番后,郭嘉有些勉强地接受了孙策的意见。

孙策安排孙乾去一趟沈友处,负责与公孙度谈判。孙乾之前就与公孙度见过面,由他出面谈判最合适不过。他原则上同意了公孙度的要求,但有些细节还是要商量一下的,有些事项要进行调整。与此同时,孙策又请来了张敞,向他询问从青州来的避难百姓在辽东的具体位置,他打算从里面挑一些人担任官职。

得知公孙度也降了,张敞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有些不安。公孙度投降,战事结束,他们的家人就不会有危险,但他和郭嘉等人的担心一样,生怕公孙度会反复,到时候再报复他们。得知孙策要辟召青州士人为吏,治理辽东,他乐见其成,一口气报上了十几个人的名字,其中不乏管宁、邴原、王烈这样的名士。

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