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飞起一脚踹去:“你他娘还不如找根绳子上吊!”

张禄捂着痛处:“我就随口说说,又不当真。”

高杭气得够呛,坐回去说:“把姓凌的带来。”

张禄嘀咕说:“那姓凌的杀掉算了,留着也没用,杀了还能省一份口粮。”

刚刚坐下的高杭,气得又站起来,抄起茶杯砸出:“从三品文官,你说杀就杀?真杀了他,咱们就死透了!”

凌相不仅是山东按察副使兼辽东苑马寺卿,还兼着辽东行太仆寺卿,论官职也就比王渊低一级。

辽东行太仆寺卿和苑马寺卿,刚开始本来是分开的。由于马政严重驰废,宣宗想要废弃辽东行太仆寺,遭到兵部尚书王骥的强烈反对。最后虽然没有真正裁撤,却大量精简机构,且两卿慢慢变为一人兼任。

不多时,凌相被带过来,这回是穿衣服的。折辱折辱就行了,总不能一直光着身子,万一冻死了可怎么办?

凌相昂首挺胸而来,冷笑道:“王二郎已经杀到城下了吧?何必死撑着,快快投降为上。”

高杭吓唬道:“城内军心不稳,我想杀了你凝聚军心。你还有什么遗言?”

凌相虽然被吓得背心冒汗,但还在死撑:“吾为从三品大员,你若杀了,便再无回头之日。你是想等着蔡裕出招吧?我一旦被杀,就算蔡裕能够成功,你们这些人也必死无疑!”

“哈哈哈哈哈!”

被看穿心思的高杭,突然放低架子,笑着去拉凌相的手:“凌大人,之前多有得罪,我跟你陪个不是。”

凌相板着脸说:“你若真心道歉,便把我放出城去。”

“这不行,”高杭连连摇头,“凌大人,咱们做个交易如何?”

凌相也不想死,冷笑道:“你说。”

高杭说道:“我若死,死前也要拉个垫背的,到时候就把凌大人一刀砍了。所以呢,我有活路,凌大人才有活路。凌大人,你学问渊博,帮咱指条明路如何?”

凌相说道:“明路就是立即开城投降!”

“放屁!”

凌相勃然大怒:“你这混账,老子诚心求教,你却让老子去死。正德四年之事,老子又不是不知道!”

正德四年,辽东曾发生过一次兵变。朝廷拨银子招抚,叛乱很快平息,但却秋后算账,把领导兵变的头子们全杀了。

这事儿是刘瑾引发的,他派太监清查辽东屯田,说是要把屯田发还给军户。确实发还了一些,但太监贪污得更多,把军官和军户全都给逼急了。

安化王叛乱,也是刘瑾引发的,原因跟辽东兵变一模一样。

刘瑾在全国都这么搞,派出太监四处清丈土地。说是要分田与民,暗中却搜刮无数,逼得正德初年到处都在造反。

此时此刻,辽东镇守太监的弹劾奏章,已经发到司礼监了,并且还转给内阁,让朝中大臣都知道。弹劾罪名,便是王渊在学刘瑾,利用清丈牧场为借口,残害复州军户,并将牧场和良田占为己有,逼得数万百姓揭竿造反——从头到尾不提兵变。

科道言官愤青多,都是些没遭受过社会毒打的年轻人。他们得到这个消息,也不管是真是假,顿时有无数言官跟风弹劾。

科道言官和太监同时闹起来,再加上辽东酿出“民乱”,若换成其他文官做督抚,早就被召回京城问罪了。

而蔡裕和高杭,打的也是这般主意,想把事情搞大逼走王渊。

但一向不理朝政的朱厚照,却提前给司礼监打招呼:“但凡有关于王二郎的奏章,全部留中不发。”

君臣二人,早在王渊讨差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足够默契。

王渊当时说:“陛下若欲收复朵颜三卫,便要在辽东养马。若欲在辽东养马,就得恢复牧场。若欲恢复牧场,就肯定有兵变或民变。”

朱厚照笑道:“兵变杀兵,民变杀民,二郎放手去做,朕只想要战马!”

此时此刻,听得高杭的说法,凌相讥笑道:“你知朝廷要秋后算账,还敢聚兵造反?”

高杭说:“只要王渊离开辽东,我自然能保不死。”

“现在还这么想?”凌相反问。

高杭默然不语,他发现自己被坑了,这个王总督好像逼不走。

凌相幸灾乐祸,开始出馊主意:“这造反跟打牌一样,你得有底牌才能赌下去。必然逼不走王二郎,那就要弄本钱跟他谈判。”

“怎么弄本钱?”高杭问道。

凌相说:“把你的人都拉出去,跟王二郎堂堂正正打一仗。他就那点兵,胜得败不得。只要你打赢了,他手里的兵还能剩几个?到时候就是他求你,而不是你去求他。他要帮皇帝督理马政,第一要务是养马,不是找你的麻烦。你急,他也急。出城去打,打赢了他就有求必应。”

高杭气得不轻:“老子若敢出城打仗,还用问你这个混蛋?”

凌相讥讽道:“城中一万多人,都不敢跟城外千把个打仗,那你还造个屁反,趁早抹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