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志向。”

“你肯定有!”王阳明不信他的鬼话。

“我真没有。”王渊说。

王阳明道:“此间诸生,就数你与伯元、子苍、宗鲁最为勤奋好学。他们三人皆有向道之心,而你则诸事不言道,你似乎对圣人道理不屑一顾。你的志向到底是什么?”

王渊说道:“先生之学问,朱子之学问,在我看来都是正确的,我并没有对圣人之道不屑一顾。”

“但你平时问得最多,说得最少,行事莫测,”王阳明指着王渊,“那日你言,我心即天心,我性即天性,我命即天命。你似乎早就有自己的想法,也早就有自己的志向,你的天命是什么?”

诸生皆看向王渊,因为这几句说得太拉风了。

王渊低头不言。

王阳明对自己这些学生,早就悄悄进行考察,只有王渊让他心里没底儿。

王渊都在干什么?

他一边研究朱熹的道理,又一边研究王阳明的道理,然后琢磨他们的根本用意。

就拿“亲民”来说,朱熹批注为“新民”,其实是提前把人分了等级。天子、长者、学者为“大人”,有权利也有责任教化万民,体现出一种尊卑有序、长幼有序的思想。

王阳明把禅宗思想引入理学,认为人人皆可成圣,他首先是把所有人都视为平等的。先领会道理的,应该仁爱他人、教化他人,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改正自己的错误过失,让自己更接近于大道。

从道理上讲,朱熹并没有错,甚至能提高国家政权和社会的稳定性。

可稳定往往带来惰性,现在大明已经千疮百孔,有识之士都在寻求改变,王阳明也是在追求一种改变。

早在弘治朝,首辅刘健就掀起复古运动,虽然没有直接批驳朱熹,但已经带有那么点意思。借着复古运动,刘健搞了很多改革,比如田政、盐政、军政等等,可惜朱厚照上位,刘健被迫辞官,换上一个和稀泥的李东阳。

王阳明同样在“复古”,今后王渊也会“复古”。

王渊妄图揣摩朱熹和王阳明,把这两位都当成工具人。即便他隐藏得很好,但有时候说话做事,还是让王阳明感觉有问题。

一个现代人扔到古代,无论如何隐藏,都犹如黑夜中的萤火虫那般明显。

宋灵儿,就是被王渊这种独特气质吸引的。

王阳明,同样因王渊的独特气质,对他进行格外关注。

半下午的时候,王阳明还没把书院教条讲完,山上就突然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把房子都给我拆了!”

为首那人,一身胥吏装扮,二话不说就要拆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