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电影公司(第3/3页)
章节报错
一次延伸性的提问。
“因为文化的不同,大家对于开放的理解自然也不同。
我们亚洲人普遍来说比较含蓄,情感的表达不会像好莱坞电影中那么直接。
既然已经有电影走出了这一步,我相信我们的导演没有任何问题,甚至我们的剧本也会逐步的商业化。
相信用不了两年时间,就能在市场上看到第一批摸索跟探索下的商业电影。
再加上我们有港城这样的影视工业中心,港城每年拍摄的电影在亚洲来说数量最多。即便放在全球,在电影拍摄的数量上仅次于好莱坞。
人才储备方面我们没有任何问题,到时候我们公司拿出影院渠道,以及资金上的支持。相信港城的人才会有更大的舞台空间,期待着有一天亚洲的电影,也能够像好莱坞一样走向世界,被全球所接受。”林平很官方的回答。
虽然回答的很官方,可是里面透露出来的霸气,却让女记者有些小小的意外。
林平话里话外都透露着,港城可以与好莱坞对抗的能力。
无论是每年拍摄的数量以及人才的储备,唯一缺少的是资金的投入,港城了电影不像好莱坞那样,动不动就几千万美金的拍摄资金。
即便是李小龙回港,当时也只不过是万美金接拍了两部电影。
而这在当时可以说是最高的片酬。
虽然是1971年万美金拍摄两部电影,即便这个年代万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可是对于网络大爆炸年代的人来说,也觉得这样的片酬少得可怜。
相比那些明星动不动七千万,八千万,甚至一亿的报价。
李小龙这样的超级巨星,居然两部电影才能拿万美金。就算70年代消费水平低,美金很值钱,也比不过一个明星一部电影拿一个亿让人惊讶。
毕竟万美金在当年买不了豪宅,可是一亿人民币能买。
而就是这万美金还是嘉禾为了招揽人心给出的价格。
而李小龙回港接触的第一家电影公司是邵氏,据传闻李小龙提出一部电影1万美金的片酬。邵氏给出的片酬只有3000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