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余波(第4/5页)
章节报错
最近的朝局颇不太平。
具体来说,李治终于出手了。
宫禁之乱后,时隔近两个月,圣人终于降旨。
无数人因此人头落地。
无数世家高门家道中落。
几家欢喜几家愁。
明面上,削的是宫禁之乱那些失职或牵连者。
但明眼人都知道,圣人的剑,指的还是反对迁都那些人。
迁都才是矛盾的中心。
其余的,都是枝蔓。
以李治之隐忍,哪怕是意图行刺他,他都没急着发作。
忍了这么久,如今收网,那自然是要将明里暗里的敌人一网打尽。
苏大为听说,关陇高门中,数家受到牵连。
其中尤以王氏最重。
包括之前蜀中剑阁都督王西岳,也被圣人明旨调往别处。
平调。
对王西岳这些年的功绩来说,平调便是贬。
若无奇迹发生,王西岳余生将没没无闻,消亡在不知名的角落。
政争从来都是冰冷而残酷的。
苏大为拉上李淳风,想问的就是此事。
“与王家有关?”
“有关。”
“所以……王方翼……但他不是和王家比较疏远?”
“打断骨头连着筋吧,一笔写不出两个王。”
“王西岳远在蜀中,怎么也会牵连上?”
“别说远在蜀中,就算在西域,同为王家人,既然主家犯了事,圣人难道还留着这些旁枝不成?”
苏大为默默点头,替李淳风倒上茶。
“圣人是不是决定要迁都了?”
李淳风执杯的手微微一顿。
抬眼看向苏大为:“什么都瞒不过你的眼睛。”
眼睛二字,他微微加重语气。
李淳风虽已致仕,但朝中有许多事,仍然绕不过他。
比方说星象,比如说气运。
他仍是大唐朝廷当之无愧第一人。
“这个并不难猜。”
苏大为叹道:“关中疲弊,历年来大兴土木,水土流失,这几年天灾不断,早已养不活那么多百姓。”
“还幸亏你献上治疫之法,还有那个……堆肥法,圣人可是十分欢喜。”
“方法虽好,但也需要时间才能看出成效,圣人和武后大概早就决定要迁去洛阳了,前些年曾数次东巡洛阳。
迁过去,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不用再顾忌粮食困窘,可以养活更多人,方便南方粮草从洛水转运,降低消耗。”
这些,只是经济帐。
最重要的是政治帐。
迁都去洛阳,长安这边的关陇世家根基将大为削弱。
而寒门,还有山东士人将迎来新机会。
王朝气运更迭,具体来说,是内部食利层的消长。
关陇掌握权力太久了。
久到李治都为之忌惮。
从前隋,到大唐建立,其实一直是靠关陇军阀起家,建立后又打压关陇门阀的一个过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靠关陇可得天下。
但关陇太强,又会动摇君王的权力,甚至兴废立之事。
这是大唐总结前朝经验,得出的经验。
当然这一切,在苏大为的心中,同样也在李淳风的心中。
有些话,不方便说出来。
大家心里明白即可。
“看来迁都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
“你是武后和圣人如今看重的人。”
李淳风缓缓道:“不论圣人武后如何决定,你只须跟着他们便是,何必多虑?再说,此次圣人令你禁足三月,其实也是告诉你,禁足结束后,你该出任兵部尚书了。”
苏大为默默点头。
他自是明白。
修为到他这个层次,思维和智慧都有质的飞跃。
自然而然,拥有一些佛门“六通”类似的神通。
比如对危机的感应。
对他人心思的通透。
一定程度的预见、预知。
所谓秋风未动蝉先觉。
他与李淳风交谈,也只是印证此事。
对自己身上生出的种种异象神通,现在除了李淳风,也只能找袁守诚或郡公去聊聊。
不过最近在禁足,刚好李淳风来了,问他最方便。
“任兵部尚书,我倒也不排斥,迁都洛阳……这边的宅子又得空置了,觉得有点浪费啊。”
“你都是县公了,浪费个屁啊!”李淳风笑骂道:“旁人都唯愿多些田宅,你倒好,还觉得浪费。”
“旁人是旁人啊,我的生意赚得不错。”
“说起生意,那个制冰铺子,这些年做得不错啊。”
李淳风摸着衣袖,两眼微眯:“最